返回

帝国风云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一百六十一章 超级战巡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站在汉密尔顿的角度,确实没有别的选择。

在汉密尔顿看来,最好的结果就是让主力编队里的十一艘战列舰逃走,与大西洋舰队会合之后再杀回来。如果幸运一点的话,他率领的六艘快速主力舰也许能有一艘、或者两艘侥幸逃脱。至于全身而退,在被公海舰队的快速主力舰死死咬住,而且战局不明的情况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想好之后,汉密尔顿没再犹豫。

八点二十分,“巴哈姆”号率先把航向向左偏转了十度,向德舰逼近。

后面,两艘“巴哈姆”号的姊妹舰立即跟上。只是按照汉密尔顿的要求,三艘战列巡洋舰的转向角度只有五度,即没有迅速与德舰缩短交战距离。主要就是,战列巡洋舰的防护能力根本不足以支持战列作战。此外,三艘德舰的火力也十分凶猛,对三艘英国战列巡洋舰有足够的威胁。

要知道,“德夫林格”级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最新瑞的战列巡洋舰。

虽然在设计“德夫林格”级的时候,冯承乾已经离开了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部,没有参与其中,但是并不表示,没有冯承乾的指引,帝国工程师设计不出好的战舰,更不表示“德夫林格”级不够厉害。

从某种意义上讲,帝国海军的战列巡洋舰一直优于英国皇家海军。

主要就是,帝国海军在设计战列巡洋舰的时候,除了注重速度之外,并没有像英国皇家海军那样一味强调火力,而是力争在火力与防护之间做到平衡,从而确保战列巡洋舰能够在激烈的战斗中生存下来。

这一点,在之前的实战中已有所体现。

从“塞德利茨”级开始,帝国海军的战列巡洋舰就没有在主炮口径上做文章,而是把增加的排水量用在了装甲防护上。要知道,与“塞德利茨”级同时期建造的“狮”级,采用的是十三点五英寸主炮,而“塞德利茨”号采用的依然是三百毫米主炮,比“狮”级差了近两个级别。可是在实战中,“塞德利茨”号不但击败了那些装备十二英寸主炮的英舰,还击败了“狮”级战列巡洋舰。

事实上,在战列巡洋舰之间的战斗中,主炮口径几乎没有决定意义。

原因很简单,战列巡洋舰的防护太差了,在任何交战距离上,都挡不住战列舰级主炮的直接轰击。

正是如此,“德夫林格”级在设计的时候,也不太注重主炮口径。

只是,由此产生了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这就是,按照帝国海军的要求,“德夫林格”级应该比“毛奇”级更加强大,因此在设计的时候把排水量放宽到了三万吨,后来又分两次提高到了三万三千吨,比“塞德利茨”号整整多出了五千吨。在实现了其他重要性能,比如速度标准之后,工程师发现,剩余的排水量足够为“德夫林格”级配备四座三联装三百毫米主炮炮塔,而且在采用背负式的情况下不会对防护产生负面影响。

问题是,“德塞利茨”级需要这么多的主炮吗?

虽然帝国海军的战列巡洋舰不是去对付英国皇家海军的装甲巡洋舰的,主要对手是皇家海军的战列巡洋舰,但是皇家海军战列巡洋舰的主炮配制数量并不多,从“无敌”级到当时还在设计的“虎”号,都只有八门。在此之前,帝国海军为了得到火力密度上的优势,战列巡洋舰都配备了九门主炮。

很明显,不管是帝国海军、还是帝国的工程师,都认为没有必要配备十二门主炮。

更重要的是,既然排水量有富余,那就更没有必要配备十二门三百毫米主炮,还不如在减少主炮数量的情况下,配备口径更大的主炮。

问题是,选择哪种主炮呢?

以当时的情况,最佳选择是三百五十毫米舰炮。实际上,这种舰炮,从一开始就是为战列巡洋舰设计的。准确的说,在得知英国皇家海军将在“伊丽莎白女王”级与“复仇”级上配备十五英寸主炮之后,帝国海军就认为在下一级战列舰,即“拜仁”级上,至少应该配备三百八十毫米主炮。结果就是,三百五十毫米舰炮的研制工作被延迟,到最后成为了战列巡洋舰的专用品。

更有趣的是,当时帝国海军已经确定,三百五十毫米舰炮将做为“德夫林格”级的后继舰,即“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的主炮。要知道,在大战的第二年,即一九一五年初,“马肯森”级的首舰已经开工,二号舰也在五月开工,三号舰与四号舰则在年底开工,只是在一九一六年,全部被取消掉了。舰体已经完成了百分之六十的“马肯森”号与完成百分之四十的“弗雷德里希亲王”号则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