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蒋介石传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部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的生平与性格的关键。他参加了推翻清王朝的1911年革命,是“革命之父”孙中山的信徒。他也因此自诩为一个革命家。

蒋介石以为,革命就是民族主义,对内推翻封建皇帝,对外结束民族屈辱,但是,在其他方面,在关于国家组织学说、社会行为方式以及中国传统社会和森严的等级制度等方面,蒋介石却是一个顽固的保守主义者;有人甚至认为他是一个反动分子。

尽管蒋介石参加过推翻清朝的革命,但是他无法理解革命的勇往直前与锐不可挡之势。

他徒劳地阻止革命潮流的进一步发展,企图在军阀混战中夺取政权而黄袍加身。

蒋介石最后失败了,他被迫下野,并失去了在中国大陆的统治,而被迫逃至台湾,建立起他的避难所。

早期的葡萄牙探险家曾称台湾为“美丽的岛屿”。蒋介石晚年统治着一个微型的“大国”。他身后留下了一个富饶繁荣的工业化台湾。

每年10月10日,“中华民国总统”都要主持双十节纪念民族主义革命。接之而来的是蒋家及其追随者于10月31日为蒋介石祝寿。

每年元旦,他总要向全民发布文告,宣扬“反攻大陆”。在他漫长生涯的最后两年里,他两腿瘫痪,从而不再会客。他的文告只好停而不发或由人代发。

1975年4月5日,星期六,八十七岁的蒋介石逝于心脏病,而大陆则依旧没有“光复”。

不仅如此,他拒不承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却进入了联合国,而他自己的“中华民国”则被赶了出去,屈辱与失败纷至沓来。

与一些军人政治家如戴高乐、佛朗哥以及其他独裁者一样,蒋介石与他的国家紧密相联。

他的观点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的,但他确实力实现他的野心奋斗了终生。1925年孙中山逝世时,蒋的名字并未被列入继承者的名单。然而,他已建立了自己的权力基础。他是黄埔军校校长,黄埔毕业生被他塑造成自己的古罗马式禁卫军。他统率的国民军从广东出发,进行北伐,不到两年,终于在名义上征服并统一了中国。那些分省割据的军阀有的战败投降,有的改旗易帜,表示归附。

但是,胜利是暂时的,在后来的十年里,蒋一直只是当时中国最重要的领袖,但决不是中国无人挑战的统治者。

在蒋的早期生活中有两件事是不可忽视的,一是1923年底,蒋率领代表团访问莫斯科,回国之后他对俄国人很不信任,从而对共产主义仇恨万分。

但是革命之父孙中山的意见则不同,他摒弃了蒋的建议,从而求助于布尔什维克的使者鲍罗廷,让鲍罗廷当顾问,仿效苏联共产党改组国民党。

另一件事至今仍没有完全披露,即1912——1922年的十年间,蒋介石在上海做股票生意经纪人的经历。那时候,蒋介石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卒。但在20年代初,上海的股票生意控制在上海黑社会青帮的手里,蒋与那些银行家和商人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虽然他没有正式加入青帮),于是上海成了蒋介石的第二个权力基地。

蒋介石与他那些富有的保护者进行交易:他们资助他的革命,而他则防止左派分子进政府。蒋与宋美龄的婚姻也是这种交易的产物。

1927年,蒋先后在上海与广东摧毁了共产党的地方政权。

七年之后,在国民党的强大压力下,毛泽东被迫率领农民军队进行传奇式的长征,抵至荒僻的延安窑洞。

毛在延安窑洞里向蒋发动挑战,并最终打败了这位国民党领袖。

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1937年又开始征服中国。在日本的挑战面前,蒋介石并不是一个民族主义者或爱国者;在他的军事战略中,摆在首位的敌人总是共产党,其次才是日本人。

他认为共产党是叛逆者,必须先征服他们;只有先安内,统一中国,才能抵御日本人。

结果这个做法导致了1936年的西安事变。少帅张学良绑架了蒋,要求他停止“剿共”,开始抗日,西安的一些激进分子要求杀蒋谢罪。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正是九年前国民党在上海追捕的周恩来担保了蒋的获释,伺时蒋也答应抗日。然而,在蒋的心底,首位的敌人仍是共产党。

日本侵略中国之时,蒋介石的权力与地位正处于顶峰,他领导国民党已达十年之久。尽管他还没有完全统治全中国,但他的权力是其他对手无与伦比的。

1938年,董显光著的官方性的蒋介石传记出版时,把蒋吹捧为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