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军火之王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3部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进出口公司、中国国家造船公司、中国电子进出口公司、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以及中国核能工业公司等等(这些军火公司当时还不叫这个名字,这里只是为了方便)。

知道这些信息后,李韦德才知道为什么叶兰那么年轻,却有权利处理中国对外的军火贸易,因为她代表的其实是凯利实业有限公司。不过,这次叶元帅去世李韦德给叶兰发出慰问信后,叶兰给他的回信中却告诉了他一个消息:叶兰从原来的解放军总参谋部二部特使处(三处)

军事特使的职务,调往解放军总政治部对外联络部任某处处长,军衔升上校军衔,并且在凯利实业有限公司的职务升调为某部部门经理。

对于叶兰的升迁,李韦德自然很高兴,这不仅意味着权利更大的叶兰,能给他带来更大的合作空间,也意味着叶兰的职务不想以前那样再承担风险了,虽然总政治部对外联络部和总参谋部二部同样属于军事情报机构,但职务却已经从前台走向了后台,其所承担的风险自然消失(军事特使虽然有外交豁免权,但毕竟还是需要冒一定风险),对叶兰有好感的李韦德可不想见到她出任何的问题。

第六十九章 不安的新年

1987的新年,从一开始就显得很热闹。因为就在1987年的1月,两伊战争的双方伊拉克和伊朗,就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化学武器战争。

于1987年9月22日爆发,到现在已经持续6年3个多月的两伊战争,又称第一次海湾战争或第一次波斯湾战争,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边境战争。

战争的起因是由于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试图完全控制位于波斯湾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该水道是两个国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国为萨达姆提供武装并支持其向这一有争议的地区发动进攻,试图以此遏制刚刚通过革命上台并强烈反美的伊朗政权。而在1975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国王,对当时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发动进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还担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产生的武装政权向周边地区扩散。

导致两伊战争的另一因素是两国领导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试图将他领导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不过由于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这方面的尝试还十分有限。对萨达姆而言,他掌权时间不长,正试图使伊拉克获得地区霸权地位。伊朗战争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为海湾地区的霸主并控制石油贸易。军队内部清洗和美制装备零件严重缺乏都很大地影响了伊朗曾经强大的军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区的伊朗防御也很薄弱。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对当时伊拉克外长阿齐兹的刺杀企图为借口,抓住机会发动进攻。伊拉克在从苏联获得了很大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阿拉伯国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则提供了经济援助。另外,美国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经济援助。不过自1985年起,美国在出售给伊拉克武器的同时也出售给伊朗。这引发了后来里根政府的伊朗门事件。

1982年6月,伊朗发动的一系列反攻夺回了伊拉克在战争初期占领的土地,两国的分界线恢复到了战前的情况。伊拉克鉴于可能被彻底打败,向伊朗提出休战的建议。此时,伊朗试图打垮伊拉克政权,因此拒绝了这一建议,这样导致战争又进行了多年。

在此期间,西方海军力量介入该地区,试图保护海湾航道畅通。由此导致伊朗导弹攻击美国斯塔克号护卫舰;以及美国文森斯号巡洋舰击落伊朗民航客机。29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丧生。两伊战争使两个国家都受到惨重损失,经济发展停滞,石油出口骤降。伊拉克因此也背负了大量的债务,仅欠科威特的债务即达140亿美元,这也是后来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这场战争进行得十分惨烈,战争双方都常常使用类似于一战中的人海战术攻击,加上战争后期双方使用了化学武器进行战争,使得双方伤亡很大,死伤人数以百万计。

有关化学武器方面,就如同首先发起战争者一样,是伊拉克率先使用化学武器,伊朗随之还击的。伊拉克使用了包括塔崩毒剂在内的化学武器,而萨达姆之所以要使用化学武器,自然是因为目前的战况已经十分不利于伊拉克。

尽管伊拉克率先挑起战争和使用化学武器。但因为美国、英国、阿拉伯国家的因素,国际社会对伊拉克却并没有施加太大的压力。当然,1987年1月新年所发生的这场大规模生化武器战争,联合国再也不能孰视无睹,因为此事经过世界各大媒体地广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