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宫墙柳

报错
关灯
护眼
(二)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拘谨,若长慎欺负你,你只管来告诉朕。”说着他转过头去拍恭王的肩膀,“你媳妇年纪还小,性子天真,你少拿子曰诗云那套拘着她。”

恭王沉声应了,就跟姚文秋行了礼退出来,姚文秋依依不舍回头去看,看见皇上背对着他们仰头望天,极轻极轻地叹了一口气。

后来宫里赐下来皇上亲手写的一幅字,写的是“琴瑟和鸣笙磬同音”八个字,笔势凌厉,纵肆奇险,姚文秋觉得应该把它挂在床头,自己和恭王醒后睡前看一看,不要辜负皇上的期望。恭王只吐出两个字:

不,行。

为什么不行呀?

因为自己的房间应该挂自己写的字。

恭王这么说着,把御赐的墨宝收起来:“请娘子磨墨铺纸”,他端坐在书案后,凝神静气一笔一划地写,姚文秋伸头看,见他写的是,“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他的楷书法度严峻,端庄雄浑,真真字如其人,偏偏写的是这样缠绵悱恻的诗句,写完还波澜不惊地对姚文秋说:“这个才应该挂在床头。”

姚文秋看着他的脸,不死心地又问了一次:“王爷,夫君,既然要与我偕老,我送你条裙子当谢礼好不好?”

恭王睨了她一眼,后面的事就是闺房之乐不足为外人道了。

恭王整天叮嘱姚文秋“娘子,嘴巴合上别傻笑”,宫里娘娘们却没人嫌姚文秋傻,江皇后看她的眼神就跟看四公主小长忆一样的,每次见了她都要往她怀里塞一碟糕点一盏牛乳:“秋秋来了,乖拿去吃,别不好意思,你还小呢,多吃一点能长高。”她就跟小松鼠一样,跟长忆康乐两位公主一起坐在一边你吃一口我的我吃一口你的,听娘娘们聊天取乐。

说来姚文秋一直担心自己早晚要面对恶婆婆寻衅滋事这种千古无解的难题,她婆婆还有点多:江皇后是恭王嫡母,德妃是恭王生母,贤妃又一直跟德妃共同教养恭王,几乎可以算得上养母,恭王对“贤母妃”也一直很上心,特意吩咐姚文秋也要多去给贤妃请安。姚文秋本以为自己单是在三个宫之间行走周旋就能累成狗,万万没想到娘娘们大多数时候都聚在未央宫一起玩。

亲婆婆德妃仿佛不敢相信自己居然真的娶了儿媳妇似的,每次姚文秋去给她请安时,她都要拉着姚文秋的手左瞧瞧右瞧瞧:“啧啧啧,我家秋秋真好看是不是啊,啧啧啧这么好看的小姑娘是我儿媳妇是不是啊,啧啧啧还这么乖天天来看阿娘是不是啊,啧啧啧啧啧啧,你们看看,我家阿慎真有福气是不是啊……”

德妃娘娘年近四十犹带着妩媚娇娆的风流,天生是当妖妃魅惑君王的好苗子,然而满口的啧啧啧让她的气质瞬间沦为街头巷尾与人闲谈的村妇,根本魅惑不起来,简直是口头禅改变人生的经典案例。

宋婕妤会偷偷把话本子先给姚文秋看:“秋秋偷偷看呀,不许跟你母妃讲,她前日说我女儿太作,不道歉休想看新章。”她写的每个话本子女主角都是她女儿,男主角都是她儿子。姚文秋实在不知道哪个做娘的会这样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既要撮合自己的儿子女儿,又要他们各种误会争吵虐得人肝痛。

“咱们就从来不吵架,对不对?”姚文秋捧着话本问恭王,“你书房里有没有一个楚楚可怜的丫鬟呀?她是不是救了你被你收留在府里的呀?”

恭王自从娶了她,叹气的次数就越来越多,他把话本从姚文秋手里“拔”起来,两手把姚文秋的脑袋扳过来正对他的眼睛:“你说你要写一幅字送给我,写了没有呢?”

姚文秋大字一向写得不大好,被他这一问瞬间泄气,只好老老实实去摹恭王的字。

王美人对姚文秋尤其好,总是拉着她的手问在王府好不好,跟恭王好不好,家里好不好,祖父祖母阿爹阿娘哥哥弟弟都好不好,隔不了几天都要问一次的。王娘娘厨艺精湛,知道姚文秋喜欢吃螃蟹,还费心给她做蟹酿橙,金灿灿的橙子顶盖一掀开,蟹肉咸鲜橙肉香甜,姚文秋跟长忆姑嫂两个吃得高兴还要来一壶桂花酒,唯一一个理智尚存的小康乐左边劝一句“嫂嫂别贪多”,右边劝一句“阿姐你不能再喝了”,末了只好叫人去备醒酒汤。

王美人连责备她一句都没有的,看着她满眼都是笑意,在姚文秋跟她道谢时摸摸她的头,声音轻轻的:“秋秋还有什么想吃的尽管跟我说就好啦。”她这么说着,把她按下来坐好,“刚刚跟长忆闹得两鬓都松了吧?坐好,我替你抿一抿啊。”

她这样细致入微,姚文秋有句话就脱口而出:“娘娘,您跟我娘似的,我在家也这样,追着我弟弟打,头发松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