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曹贼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94章 海陵尉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不少人。所以不晓得会有多少人盯着我们,等着看我黄家的笑话……

此情此景,我焉能答应曹朋?”

甘宁脸上顿时露出恍然之色,默默颔首。

“我今日与月英断绝关系,也是迫不得已。

我不想月英随我回去后,变得郁郁寡欢,但我也不能在这个时候,给黄家平添一个被别人耻笑的借口。可能你还不知道,当初那曹朋曾与庞季相熟,更得司马德操称赞,后来险些被庞德公收为门下弟子。但此事……一个能被鹿门山二庞和司马德操同时看重的人,又岂是易与之辈?我知道你心里可能委屈,可我却觉得,你若随曹朋,不出十载,必可得功业。”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

黄承彦算得上是恳切……

这一番推心置腹的言语,使得甘宁有些感动,同时也为之心动。

历史上,甘宁在建安十二年投靠孙权,至建安十三年,手下也不过千人而已。

真正使甘宁成名,并在东吴站稳脚跟,还是建安十八年濡须口之战,而后才得孙权所信任。

而今,建安三年。

甘宁当然不可能算出十五年之后的事情。

其实,若曹朋真能做大事,随他倒也不错。

至少曹朋待我还算亲热,不似刘景升和黄承育那般冷冰冰,好像陌生人一样。

甘宁犹豫片刻。轻声道:“宁愿从黄公指点。”

黄承彦走出马车,朝着甘宁搭手一揖,“如此,月英拜托兴霸。我回江夏老家,也能心安。”

“既然如此,我何时前往?”

“兴霸现在就可以前去……”

“那黄公您的安全?”

“我一介老头子,又能有什么危险?再者说了,我随行尚有这么多人,你不必担心我的安危。

回江夏后,我会设法将你门下僮客招至江夏,为他们开设一庄,供他们居住,你只管放心。”

甘宁沉吟片刻。翻身上马。

只见他在马上拨转马头,朝着黄承彦拱手一揖。

“黄公,那我去了。”

“兴霸一路小心。”

甘宁二话不说,催马沿着原路返回。

马蹄声渐行渐远,在日暮下。失去了踪迹,只能看到隐隐尘埃。

黄承彦用手捂着嘴,一双老眼里,闪过一抹水光。

“阿丑,阿爹能为你做的,也只有这些!但愿得,你没有看错人。但愿得有朝一日,你能衣锦还乡。”

自言自语毕,黄承彦转身登上马车。

“我们走!”

随着他一声令下,马车再次行进,沿着一条甘宁完全相反的道路行去……

——————————————————————————

建安三年,五月初八。甘宁于凌亭附曹朋。

当甘宁把黄承彦的那一番言语告知黄月英时,黄月英泪流满面,朝着江夏方向,遥遥三拜。

而曹朋也很高兴!

甘宁,那可是三国时期少有的悍将。

对于一个怀有收藏名将牛人情结的穿越众而言。甘宁无疑是曹朋身边,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名将。虽说之前有魏延,但似乎和甘宁还差了一个档次。而且魏延说起来,是曹操的人,而不是曹朋的人。也许曹朋和魏延有生死之交,可是两人行进的方向,却略有偏差……

也许,在将来某日,两人会重新走在一起。

但未来,谁又能够知晓?

所以,甘宁的到来,使得曹朋更多了几分自信。

这一点在他和荀衍交谈时,更展现的淋漓尽致……

内有步骘,外有阚泽,武有甘宁夏侯兰,日后还可能会有赵子龙?曹朋的班底直到此时,才算是有了一个雏形。不过,距离黄承彦所说的‘功业’,似乎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曹朋也不知道,究竟什么样的‘功业’,才能令黄承彦满意。但想来,至少不能输于黄祖吧。

想到这里,曹朋又有些头疼。

五月十一,荀衍等人抵达丹徒。

而此时的丹徒守将,已不是孙河孙伯海。代丹徒长的,是一个年纪大约在双十的青年将领。

当荀衍等人抵达丹徒的时候,丹徒长率众出城迎接。

“孙伯海不在丹徒了?”

“回休若先生话,孙校尉如今奉命驻守湖熟,所以由小将暂领丹徒长之职。”

“小将军唤作何名?”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