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曹贼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27章 亲戚?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甲五百套,余者一应农具,也颇有建树……另外,他监造改良了一种曹公犁,比之早先所用耕犁,效果更加明显。征伐徐州之前,休若还专程去检验了一次,的确不愧隐墨钜子之名。预计来年,河一工坊可出刀盾五千副,铁甲过千……子和对河一工坊所出的甲胄,非常赞赏,并言虎豹若成,曹氏父子当为首功。”

过去一年里,曹操的注意力一直集中于战事上,所以对河一工坊的事情,还真不是特别了解。

“曹公犁?”

曹操忍不住笑了,“这又是什么事物?”

“据说,是隽石根据其子曹友学幼年时所设想出来的小玩意儿进行改造,不成想居然成功了。

公若在试用之后,发现此犁较之先前,不禁省力,而且更易打造,准备在来年推广。至于曹公犁之名,也是隽石提议。言若非曹公给他机遇,断无可能由此设想,故以司空姓氏,命曹公犁。”

公若,就是前屯田都尉,今屯田中郎将棗祗的表字。

曹操点点头,“曹氏一家。皆纯良之人啊。”

他忽然有些感慨,搔了搔头。

当初启用曹汲,也是看在曹汲献马镫和高桥鞍的功劳。河一工坊废弃多年,曹操也是尝试。让曹汲接手。不成想曹汲还真的做成了,而且成绩斐然。如今更造曹公犁,功劳甚大……

此前,曹汲曾献刀三百支,强虎贲军战力。

当时曹操借口曹汲入仕时间短,没有给予升迁,只给了一个五大夫的爵位。

而今看来,这爵位怕是给的有些轻了。

沉吟片刻后,曹操道:“隽石有此功劳,不可不封赏。否则会冷了大家的心思。如今河一工坊重开,我欲设诸冶都尉,使隽石任之。另拜河一侯,你们认为如何?”

自两汉以来,封爵主要为王与列侯两等。

汉初曾制定下非刘勿王。非功不侯的规矩。只是自东汉中期以来,出现了大量的宦官侯,外戚侯,恩泽侯的封号,使得非功不侯的原则败坏。当然了,似县、乡、亭侯的爵位序列,并没有出现变化。只是多出了许多名号侯。这种爵位。只是表彰功绩,并无实际的封地和食邑,而且不能世袭。

连宦官外戚都能封侯,更何况曹汲有大功劳?

但问题是,封曹汲为侯,必须要得到朝臣的同意。

郭嘉还好一些。荀攸的态度就变得格外重要。

至于诸冶都尉这个官职,倒是实实在在的升迁。此前,少府已设有水衡都尉,主水军舟船器械,又有典曹都尉掌供继军粮。诸冶都尉的职责。就是监造兵器铠甲器械……比千石,也就是每个月可以获得九百斗的俸禄。这个升迁,就目前而言,说实话还真没有人比曹汲合适。

曹汲在河一工坊做的很不错,如今把他的这个才能,扩大化。

荀攸想了想,点头道:“诸冶都尉,非隽石莫属……只是这河一侯,隽石的资历略有不足。”

是资历不足吗?

不是!

说穿了,是出身的问题。

荀攸虽然没有说明白,可曹操却听出了其中含义。

他想了想,掉头对郭嘉道:“奉孝可有什么好主意?”

这出身的问题,还真是个麻烦事。

郭嘉想了想,突然问道:“年中隽石还都述职时,我曾听他说过,他生在南阳,但其祖上,却非南阳人……据说其先祖是在征和年间迁至中阳山,乃共侯之后……不知是否是真的。”

荀攸一口水喷出去,抬头看着郭嘉,半晌说不出话来。

而曹操更是一阵剧烈的咳嗽,半晌才缓过劲儿来,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你问这二人为何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

那还需要从西汉始建开始说起。高祖刘邦兴汉,帐下有一人,名叫曹参,和高祖皇帝是同乡。

此人也许没有张良韩信萧何那样有名,但却是兴汉功臣中的二号人物。

后世有萧规曹随,正是这位曹参。曹参有子,名为曹窋(ku,二声),为平阳侯,在高后时期任御史大夫。孝文帝即位后,免职为侯,死后谥号静候。曹窋的儿子曹奇,为侯七年,谥号简侯;曹奇的儿子曹时,娶了平阳公主,为侯二十三年,谥号夷侯;曹时的儿子曹襄,又娶了卫长公主,为侯十六年去世。这曹襄,也就是郭嘉口中所说的那一位‘共侯’。

曹襄的儿子曹宗,于征和二年,受武帝太子发动兵变一事的牵连,获罪被处死。

其曹氏封国随之被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