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心来。
当晚,曹汲回家后,设家宴迎接曹朋出狱。夏侯兰生平第一次,堂而皇之的坐在了酒宴中。
从这一刻开始,夏侯兰真真正正,成为了曹家一份子。
这一夜,曹朋睡得很香甜。
未来的事情?
曹朋没有去考虑,也来不及去考虑。
官渡之战,也许是因为曹朋的退出,再也没有脱离历史的轨迹,而是沿着它原有的方向发展。
也许过不得多久,许攸就该投奔曹***了吧。
到那个时候,曹***偷袭乌巢,官渡之战大获全胜,袁绍败退河北,从而引发出曹***征伐河北的一连串大战。河北平定,就该是赤壁了!想必曹***这一次,一定能大获全胜,统一天下。
那么自己,在未来该担当什么样的角色?
曹朋必须要认真的思考未来。但是,在官渡之战没有结束之前,想必可以有一段悠闲时光。
++++++++++++++++++++++++++++++++++++++++++++++++++++++++++++++++++++++++
官渡,袁军大营。
自三月兵临官渡,至今已近四个月时间。
十数万大军困于官渡这狭小的地域鏖战,损兵折将,耗费钱粮无数,却迟迟没有寸进。
这也使得袁绍,感到万分煎熬。
初出征时的意气风发,在经历连番挫折后,已荡然无存。
袁绍如今也开始感到犹豫,不知道这一场大战,会持续到什么时候。
中军大帐里,气氛很压抑。
连平日里最能说会道的郭图,也变得格外沉默。
许攸迈步走进大帐,拱手行礼道:“主公。”
“子远,何事?”
许攸没有觉察到,袁绍在言语中,流露出的那种疏离。以往他来见袁绍,袁绍一定会热情相迎,执手而坐。可今天,袁绍表现的很冷淡,或者用冷漠来形容,可能更加妥帖一些。
“主公,我今天抓到了一个曹***的细作。”
“哦?”
“曹***命人向许都征调两万兵马,于今日傍晚抵达官渡城。
主公,此天赐良机于主公。曹***官渡城的兵马,已捉襟见肘,而许多兵马本就不多,如今又抽调两万人过来,必然守卫空虚。主公何不遣一能征惯战之将,分一支奇兵,偷袭许都?
许都兵力空虚,则可一鼓作气攻下,曹***必败无疑。
即便许都兵力不空,主公也可以佯攻许都。到时候,曹***必然会乱了手脚,主公可正面攻击,到时候曹***同样大败……”
许攸兴致勃勃的说着,到兴奋时,更手舞足蹈。
袁绍眉头一蹙,似有些意动。
郭图道:“子远之计虽妙,可曹***诡计多端,亦不可不防。
万一这是曹***的诡计,主公派出兵马岂非危险?以我之见,应向三公子下令,命他自力量抽调兵马,到时候一鼓作气,攻破官渡城。官渡,想来已是许都最后一道屏障,若官渡破,则许都必破;现在分出兵马,恐非上策,还请主公三思……子远,你这计策,却莽撞了。”
“公则,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只不过就事论事罢了。”
“我刚才去观察了曹***的营寨,的确是有兵马增加。
即便主公从黎阳抽调兵马,到时候曹***还是可以凭借地形,与我等鏖战,若再拖延,于主公不利。”
“昔日董卓也曾用疑兵之计,今日曹***为何就用不得?”
“这个……”
许攸顿时哑口无言。
郭图说的还是当年董卓入雒阳,凭借疑兵之计站稳脚跟的典故。
许攸还想争辩,却听袁绍一声厉喝,“好了,莫再争吵。曹阿瞒好奇兵,喜欢兵行险招,我唯有正兵应之。公则所言,颇有道理,曹***甚有可能是在行疑兵之计,我应再从黎阳抽调人马,与曹阿瞒决战。”
“可是……”
“子远,官渡这边的战事,你还是莫再管了。”
“啊?”
“明日一早,你返回邺城……”
“回邺城?”
“回去之后,好好看管你的家人再说。”
袁绍说着,从书案上抓起一封书信,摔到了许攸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