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亲热。他知道,这个家伙是何等厉害。当年贾诩在宛城辅佐张绣的时候,就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受。
同时,他又是曹朋极为推崇的谋士。
魏延或许不服气贾诩,但是对曹朋,却是极为尊重。
不仅仅是当年曹朋和他一起,投奔了曹操,也不是因为曹朋,是曹操的族侄。而是因为,曹朋在这些年来,所做的那些事情。一桩桩,一件件,都使得魏延不得不感叹,少年英雄。
而今,邓稷官拜东郡太守。
那个当年的独臂节从,已成为一方大员。
更不要说曹汲,官拜凉州刺史,执掌一方。魏延有时候后悔,若当年他没有留在汝南,而是跟随曹家人在一起,而今的地位,恐怕也不会比现在差。昔日追随曹朋的那些人,都一个个出人头地。甘宁,太守;步骘,太守;庞统;太守……连夏侯兰那厮,都成了统兵校尉。
倒也不是说,魏延现在过得不好。
只是和甘宁那些人比起来,魏延就显得不够耀眼。
也正因此,魏延这几年和曹家的往来一直不断。哪怕是曹朋被鬼薪三岁,服刑荥阳,魏延还是派人前去探望,并且送了不少的礼物。他知道,曹朋早晚会再次崛起!这一点,从甘宁出任淮南郡太守,就可以看出端倪。和曹朋保持友好关系,对魏延无疑有巨大的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贾诩呵呵一笑,“没什么……用那小鬼头的话怎么说来着?对,等着看一出好戏而已。”
魏延,一脸迷茫之色。
事实上,贾诩一直都关注着刘备的状况。
经过一载光阴,他通过各种渠道,买通了蔡家一人。
那人名叫蔡和,是蔡瑁的族弟。本来,这蔡和在家中并不受重视,说穿了就是一个浪荡子而已。
此人生性好堵,欠了一屁股的债。
贾诩命人与蔡和接近,并通过蔡和,劝说蔡夫人,令其拉拢刘备。
这,是一个死局。
刘备若是愿意支持刘琮,势必与刘琦和山阳旧部反目成仇;若刘备拒绝了蔡夫人的好意,则会令蔡夫人对他更加仇视。那样一来,荆襄世族,势必会加大打击刘备的力度。这是一个二选一的题目,贾诩断然不可能,留给刘备第三个选择。现在,他就是要看,刘备如何决定。
即便刘备最终选择了刘琮,也不用担心……
荆襄世族,是一个极为排外的团体。刘备能否融入其中尚未可知,就算是融入进去,恐怕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而且,荆襄世族会真心接纳刘备吗?以贾诩对那些人的了解,可能性不大。
他,毕竟在南阳生活多年。
和刘表那帮子人,打交道也不止一次。
自从来到南阳之后,贾诩很低调,并没有离开动手,而是默默的观察,小心翼翼的经营着。
是时候动手了!
一个好计策,胜过千军万马。
刘备在如今状况下,若不能做出一个选择,恐怕在荆州的时间,已不会太多。
所以,不管刘备选择谁,都会得罪另一拨人。荆襄世族不好对付,同样那些山阳旧部,也不易对付。
只是这些事情,贾诩不会与任何人知晓。
他决定,继续观察。
诸葛亮?
贾诩倒没有放在心上。
他真正担心的,其实还是荀谌。
那个家伙,绝对是一个大敌……他这一计,能否成功,只看那荀谌,如何为刘备出谋划策。
贾诩忍不住,森然冷笑。
却使得一旁魏延,忍不住向后缩了缩。
阿福言,这厮是一个毒士。
只看他那笑容,就知道他心里,不晓得正琢磨什么鬼点子害人。这家伙,不能得罪,还是以交好为主。
“对了,我过两天,打算派和乐前往荥阳一趟。
年关将至,阿福尚在荥阳受苦,每每想起,总觉凄然……我让人在舞阴采买了一些当地特产送去,太中可要返还许都?亦或者需要送书信回去?正好可以顺路,不知太中有何打算?”
官渡之后,贾诩官拜太中大夫。
“文长,休要为那小家伙费心。”
贾诩冷哼一声,“那小家伙比谁都机灵,比谁都能折腾。你以为他在荥阳,会受苦吗?你看他折腾出来的福纸,几乎把颍川与河洛地区的大族一网打尽。就算主公不照应他,这些大族,哪一个会让他难做?我听说,那小子现在快活的很呢!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