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中国近代史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36部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威胁不到德国,却也不会被中国轻易吞并。德国在履行约定的时候,还是基本信守诺言的。

当然,这种守信行为,更多的是出于德国自身利益的考虑。中国的要求,并不侵害德国的利益。老实说,中国对德国并无依赖,贸易也好,还是其它方面,德国更依赖于中国。在西方面临美英压力的时候,希特勒怎么也不会再与中国交恶。

在中德两国人民欢欣鼓舞、热烈庆祝的时候,美英等盟国的气氛却是一片压抑。

敌人的胜利,就是自己的失败,虽有心理准备,却没人愿意真的看到这一天。然而,罗斯福是极为现实的人,年中盟军登陆战的失败,已经表明了“先欧后亚”政策的失败,美国也不再顾忌英国的反对,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太平洋战场。说到英国,丘吉尔满心的不情愿,却也知道,事情无可挽回。反而摆出了很高的姿态,以密切美英的关系。

欧洲、美国和中国是世界三大工业中心,占据了全世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生产能力。不论是从传统考虑,还是从现实利益出发,美国对欧洲都非常重视。在明确知道,苏联今年必败的情况下,美英联军于五月间,做了最后一次努力,以改善欧洲局势。

五月下旬,美英联军先后在法国北部和西西里岛,进行了登陆作战。这两处登陆的规模都不是很大,进攻却很激烈,德军迅速反击,也花了不小的力气将之扑灭了。但是,这只是诱饵,盟军真正的目标是巴尔干半岛。盟军集中了一百八十万大军,三千多架战机和庞大的坦克部队,从希腊登陆。并迅速席卷了希腊全境,向周边诸国进军。不仅与南斯拉夫铁托领导的游击队联系在一起,还侵入了保加利亚,切断了中德的直接联系。

盟军的算盘很简单,德军会师以后,势必会向北非、中东和英国中的一个,或几个目标,展开攻势。与其等德军从容布置,不如打德军一个措手不及,把战场燃烧在欧洲,震慑土耳其和伊朗,确保盟军在中东的控制地位。

盟军下了很大的决心,从42年末开始,美英两国竭尽全力,精心策划,甚至放缓了太平洋的反攻。

工夫不负有心人,盟军的苦心经营没有白费。果然一出手,就震动世界,希特勒连下数道命令,也止不主德军的败退。隆美尔的穿叉反击,也不能挽救德军战线的动摇,只将盟军的攻势迟滞而已。盟军迅速解放了希腊、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的大部分领土。希特勒被迫从各地收刮军队,乃至于从苏联战场连续抽调了近百万部队,才改变德军防线和欧洲局势。

中德运输线的切断,并没有影响到苏联战场的德军物资补给,从中国发往苏联的物资,足以供给德军的作战需要。除了少数武器弹药外,中德的很多武器弹药,都可以通用的。

尽管盟军最初的形势一片大好,随着德军在苏联作战的精锐部队大批调回,德军的装备不落下风,逐渐在数量上也占据了优势。战场的形势发生了微妙的转变。是进,是退,这是一个问题。

从战斗力讲,德军是百战百胜的雄师,远在盟军之上;从作战区域看,德军与本土近在咫尺,属于内线作战,而盟军的主要物资来源于美国,远隔千山万水都足以形容;从形势看,盟军背靠大海,侧后是心怀叵测的土耳其,又处于德军的三面包围之中;希特勒很谨慎,没有从法国和意大利等地大量调兵,而选择了从苏联……综合考虑,盟军既不能撕开豁口,进攻德国本土,那就必然陷入持久战,但以盟军的处境久战是不利的。

从法国和从苏联调兵,距离相当。希特勒宁愿从苏联调兵,是害怕盟军声东击西,也有苏联大局已定,希望中国承担更大责任的意思在内。这些算计无须多言,但希特勒出人意料的反映,却是盟军预计的最坏一种结果。因为这意味着,德军随时可以获得大量的机动兵力。对苏战争到如今的地步,中国也没有可能抽身了。必要的时候,单独也得把苏联干翻。

盟军在此情况下,毅然选择撤退,在军事上是明智之举。盟军还占据优势,进退自如,以轻微地损失,带给德国沉重打击,是一次不小的胜利。依托盟军的海上优势,在阿拉伯半岛,或者北非作战,都会占据更多的主动。然,撤退不是那么容易的,盟军占的便宜,都在撤退了又吐了出来。

何况,这个决定在政治上是个大失败。如果不是美国总统罗斯福主动承担了撤退的责任,英国又缺乏合适的人选,只怕丘吉尔政府就此垮台了。

这一战,双方都宣布自己获得了胜利。国际军事评论家则一致认为,双方打成平手,盟军占据主动。

盟军的缺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