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高傒随后提起了他当年前往魏国大梁时所见到的见闻:“魏国的威胁,并非空穴来风,据老夫所知,当年魏国就有一些臣子教唆魏王积蓄国力,兼并邻国,铸就史无前例的霸业……前两年,我齐人有个叫做「公羊郜」的儒生,远赴大梁,得到了魏王的赏识,随后不久,这个公羊郜便写了几封信派人送回国内,邀揽其同窗共赴魏国,说什么一展抱负……老夫后来看过他的「公羊说」,发现他在其着书中推崇「中原一统」……此人受到魏王重用,难道还不能证明么?”
赵昭哑口无言。
前两年魏国鼓捣出百家争鸣时,齐国也受到影响,导致大批人才投奔魏国,这件事赵昭也有所耳闻,只是不像高傒了解地这么透彻罢了。
在深深吸了口气后,赵昭神色复杂地说道:“高傒大人的意思,是奉劝赵昭放弃心中所想么?”
高傒微微一笑,说道:“老夫得知魏使唐沮昨晚拜访左相,就猜到左相有可能会因为顾及魏国而尝试劝说大王与老夫等人……请务必不要这么做。”
听闻此言,赵昭微微皱了皱眉,正要说话,却见高傒抢先说道:“老夫说这话,并无恶意。只是这一次,我大齐是绝无可能站在魏国那边的,魏国太强大了,致使诸国战栗,我大齐若为了一时苟安而支持魏国,那么,待等魏国击败且趁机吞并楚国、韩国之后,我大齐的国运,怕是也到此为止了。……因此,无论胜败如何,我大齐都要在这里尝试截断魏国的气势。”
说到这里,他见赵昭面露忧虑之色,便微笑着宽慰道:“你也无需过于担心,老夫只是希望削弱魏国,从未想过覆灭魏国,倘若日后有朝一日,韩国或者楚国重新崛起,到时候老夫肯定支持联合魏国打压韩国或者楚国……这个道理,你应该明白的。”
赵昭微微点了点头:国与国之间,从来就没有永恒的盟约,只有永恒的利益。
见赵昭似乎接受了自己的话,高傒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微笑着说道:“今日老夫前来阻止你,不为别的,也是为了留一手退路。……老夫的年纪大了,先王留下的基业,怕是也守不了几年了,日后啊,还得看你们这一辈……”
说到这里,他语重心长地说道:“倘若这次魏国战败,老夫会推荐你前往魏国促成魏齐联盟,遏制楚国;倘若这次魏国取胜……由老夫来承担罪名,日后你提老夫首级,前往魏国寻求宽恕。因此无论如何,你无需在此期间表露心迹,更不要在接下来我大齐尝试挑战魏国,且举国齐人亦对此支持万分时,出面偏袒魏国……老夫的意思,你明白么?”
赵昭神色复杂地看着高傒,微微点了点头。
他当然明白,高傒这既是为了保护他,也是为了给日后留一条退路。
虽然这的确是最好的办法,但是,真的就什么都不做么?
坐在颠簸的马车上,赵昭心乱如麻。
最终,魏使唐沮的外交辞令,并没有战胜韩王然,齐国终究没有支持魏国的意思。
或者说,齐国只是表面上表示支持魏国,但却没有做出任何相应的举动。
反而,安插在齐国的魏国细作,却打探到齐国有一支船队,正在海路上往返,协助韩国将一批批军备运输到楚国。
此举足以证明,齐国在暗中其实已经倒向了韩国。
大约二十几日后,魏使唐沮返回魏国王都雒阳,既羞愧又黯然地回禀魏王赵润,表示未能说动齐国,这让赵润微微皱了皱眉。
随后在返回甘露殿后,赵润皱着眉头审视着囊括整个中原的大略地图。
说实话,齐国本身不足为惧,问题是它地处于韩国与楚国的中间,一旦齐国加入其中,这三国俨然一块铁板,隐隐包住了魏国(包括卫国),再加上齐国目前仍有不俗的财富,因此,一旦他日大战爆发,齐国能很好地支持韩、楚两国与他魏国的战争,这就有点麻烦。
“该如何打破这块铁板呢?”
嘴里呢喃着,赵润的目光忽然落到了地图上的鲁国,久久不曾移开视线。
『这,或许是一个突破点……』
眯了眯眼睛,赵润心中忽然有了主意。
若是一切顺利的话,待日后大战爆发之际,他有可能将得到一支奇兵,给「韩齐楚三国联盟」以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