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虎信服地点了点头。
的确,对于魏国这个可以出动四十万军队的国家来说,目前真正开辟的战场,其实也就只有泰山这边的五万魏武军,以魏国如今的底蕴来说,这五万魏武军就算打上十年八年,也无法伤动魏国的根本。
甚至于,若是看到局势有所改变,魏国随时可以抽兵攻打其他地方。
“至于第二点嘛……”
朝着泰山方向努了努嘴,翟璜笑着说道:“韶虎将军麾下的五万军队,牵制了齐国十五万军队陪你在这里耗着,从大局来说,我军就已经胜了三分了……”
韶虎闻言乐了,笑着说道:“耗死齐国?这我可不敢奢想……”
想想也是,齐国又不是因为接连几场战败导致国内经济遭到大创的韩国,齐国作为曾经中原最殷富的国家,纵使是魏国想要拖垮齐国,也不是那么简单,因此,韶虎纯粹将翟璜的话当做调侃。
回到卢邑之后,翟璜与韶虎等人商议接下来的战略部署。
翟璜作为天将军赵润的参将,当然要比韶虎等大将军知晓的更多,就比如翟璜其实知道,他齐国其他的军队为何按兵不动:商水军与湖陵水军按兵不动,是为了戒备楚国,或者说,等待楚国加入这场战争;至于河西军、川雒骑兵以及河东军,其实是为了防备秦国。
虽然秦魏是牢固的盟友,但要知道,此番这场仗若是魏国打败了韩、齐、楚三国,那么,中原再无任何一股力量可以阻挡魏国徐徐吞并诸国,迈向「中原一统」的霸业。
那么问题就来了,秦国究竟会联合魏国击败其余国家,眼睁睁看着魏国变得日益强大,强大到最后有可能一口将他秦国也吞掉,还是选择在这次战争中拖一拖魏国的后腿呢?
别的暂且不说,翟璜只知道一件事,当今年春夏时候,秦国的公孙起好似放缓了对雁门郡的攻势后,他魏国的君主赵润就有点不太高兴——因为这并不是一个好预兆。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转眼就到了魏兴安十年正月,翟璜这位天策府参将,在卢邑也呆地差不多了,准备不日返回雒阳。
他此番前来,主要其实是为了亲眼看看泰山战场的情况,了解一下前线的动态,回去后向魏王赵润汇报——毕竟在攻齐还是攻韩这件事上,其实魏王赵润还没有做出最后的决定。
不过,顺着魏王赵润的心思,翟璜也给韶虎提出了一个建议,其实也是魏王赵润的授意:既然无法长驱直入,那么就步步为营,徐徐蚕食齐国。
简单地说,即每攻克一座城池,就将这座城池划入魏国疆域,同时修缮当地道路,增设防御关隘,防止被齐军夺回去——说白了,就是要强行硬吃齐国的领土。
这种战争方式最耗时间,但是魏国相对付出的代价则更小,危险性也更低,最重要的是,这招对齐国的压力是最大的。
而齐国承受的压力,其实就等于「韩齐楚三国同盟」所承受的压力——毕竟齐国一旦抵不住压力向魏国投降,韩国与楚国基本上也可以缴械投降了。
值得一提的是,期间韶虎向翟璜提出了一个疑问,或者说,是他的一个战略构想,即绕过泰山,先攻鲁国,然后以鲁国作为跳板,攻打齐国腹地。
然而,翟璜想了想,却对韶虎说道:“我大魏尚未对鲁国宣战,不宜对鲁国用兵。”
然而这话却让韶虎感到更加困惑:为何不对鲁国用兵?齐鲁齐鲁,鲁国可是齐国的盟国啊,就好比眼下,鲁国的将领季武率军陈兵于「汶阳」、「钜平」,摆出一副准备严堵魏军的架势,这可不是什么善意的举动。
但是,翟璜却没有详细解释的意思,对此韶虎也没有办法。
魏兴安十年二月初,泰山一带的冰雪逐渐消融,魏军与齐军再次发生碰撞,从泰北到泰中、再到泰南,魏武军凭一己之力,硬撼齐国五支军队,期间,魏将韶虎用兵稳重,几次忽视齐将田耽故意暴露出来的诱饵,让田耽亦感觉无可奈何。
不可否认,魏武军打地很艰难,但对此压力最大的,其实却不是魏将韶虎,反而是齐国这边,毕竟齐国此番动用了半数的军队,却无法战胜魏军区区五万魏武军,一想到魏国最起码还有七八支像魏武军这样的军队,可想而知齐国的压力。
四月,泰山战场的最新战报,送达了雒阳,送到了魏王赵润手中。
『差不多该进场了吧,熊拓?你真要等我把齐国打趴下么?』
想了想,赵润最终决定给齐国再施加一股压力,或者说,给楚国施加一股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