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有书友说,打韩国打了几百章,打齐国,齐国三章就死,太仓促了,这一点我承认,不过说实话,齐国与魏国的国力相差太悬殊了,又有乐弈在,齐国根本不可能翻盘,实在没什么好写的。就算是楚国,接下来也着重描写个别人物的退场。
以下正文
魏昭武七年十一月,魏国朝廷遣礼部左侍郎何昱,携郎中郑习、范应等几人,乘坐船只抵达临淄,代表魏王赵润,与齐人商议齐国降格为魏国郡国的事宜。
此时齐王吕白已绝食而亡,左相赵昭亦殉国而死,田讳、高、管重、鲍叔、连谌等原齐国公卿,团结一致,希望通过非暴力的外交手段,尽可能地为齐人其实主要是齐国的贵族争取利益。
正因为如此,田讳、田耽、田武等人并没有像齐王吕白与左相赵昭那样‘殉国而亡’,而是被迫选择投降魏国,毕竟他们身背后都有家族,且不具备像左相赵昭那样‘任性’的权力。
赵昭是魏人,非但是魏国的公子,而且还是魏王赵润曾经关系极好的弟弟,因此,赵昭为齐国殉国而死,就算魏王赵润站在兄弟情谊的角度很是气愤,但最终呢,赵润还是决定将赵昭安葬在齐国,维护了赵昭在齐人心目中的地位与声誉。
甚至于,还授意册封赵昭之子赵梁为东安平侯,得享东安平、也就是与隔着淄水支流与临淄相望的那座县城为封邑。
但田讳、田耽、田武等人却不同,若他们陪同齐国殉死,魏国肯定不会刻意照顾他们的家族,家族难免因此而衰败。
虽然这听上去似乎很现实,但事实如此:当君主还在抗争的时候,作为臣子,当不吝生命为国效力,哪怕为此牺牲自己,但倘若君主都放弃了,那么臣子的坚持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了,这个时候再考虑自己家族的事,世俗基本可以谅解。
像侯韩武、雁门守李睦、齐相赵昭这种,终归还是少数,绝大多数人都会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为了自己的家族做出更好的选择而这并不能否认他们此前对国家的忠诚。
待等魏国的使者抵达临淄后,田讳带着一干齐国公卿与前者交涉,双方在详谈了足足大半日后,最终达成了协议。
这份协议包含很多,比如,田讳等人希望魏国册封齐王吕白的长子盈为齐侯,将临淄城赐予这位世子为封邑。
魏使何昱欣然应允,因为来时他已得到了他魏国君主赵润的授意,允许吕氏一族保留临淄。
这是出于两个考虑:
其一,齐王吕白在齐国并未失德,因此,魏国覆亡齐国的举措,实则让齐人深恨魏人。
因此,倘若魏国日后想要治理齐国这块土地,那么就要善待吕氏一族,尽可能地化解齐人对魏人的恨意,这样才能长治久安。
其二,按照不成文的默契,田讳、田耽、田武、管重、鲍叔等人恳求魏国册封齐公子盈,实则就是为旧日齐国君主所做的最后一桩事,倘若魏王赵润想要田讳、田耽、田武、管重、鲍叔等人归降魏国,那么就要答应他们这最后的恳求。
若是拒绝,那么田讳、田耽、田武等人就唯有自尽以保忠义因为他们连安顿旧日君主的子嗣都办不成。
而若是田讳、田耽、田武等人当真因此而自杀,那么这笔账得算在魏王赵润头上,因为这等同于是赵润逼死了他们。
而反过来说,只要答应了田讳等人这最后的恳求,那么这些齐国公卿对吕氏一族也称得上仁义已尽了,介时才有可能真正为魏国效力。
简单地说,就是魏国用一座临淄城,换取了田讳、田耽、田武等一干齐国将领、齐国公卿效忠魏国的可能,这么赚的事,赵润又岂会不答应呢?
除了将临淄城赐予齐侯吕盈作为封邑以下,魏国亦承诺保留齐国原一干公卿的封邑,比如田讳、田耽、田武一系临淄田氏的封邑平原邑,魏国依旧归还田氏家族,用以笼络田氏一族的英才。
总而言之,在待遇这一块上,魏国与田讳等齐人并没有商量过多,毕竟魏王赵润在这方面还是非常大度的。
双方存在争议的,是另外几桩事,比如齐国的军队如何安顿,齐国之境日后由谁来管制等等田讳等人并不担心魏王赵润会亏待齐人,问题是魏国的贵族,也不乏有一些害群之马,看看当初在宋郡内所发生的事就知道了。
因此,田讳还是希望能由齐国本土的贵族出任郡守之类的官职。
当然了,鉴于当前的状况,田讳等人只是好言恳求,不敢有任何失礼的地方。
最终双方达成协议,由乐弈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