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在全国各地,从事着各种各样的工作。
有如意的,也有不如意。
现在,东来一下子建了三个大型工厂,重振关北的雄心再明显不过了,更是主动向他们这些老职工子女伸出了橄榄枝。
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不管是如意的还是不如意的,纷纷返回家乡,加入东来,准备为家乡的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而对于那些老职工来说,他们就更没有理由拒绝了。
就这一个保留人事关系,便足够了。
更何况,新工厂开出的待遇,根本让他们无法拒绝。
不仅如此,三大工厂的建立,同时也带动了成百上千家的上下游企业。
这些上下游企业,同样可以解决很大一部分的老职工就业问题。
一下子,整个海林地区,就被胡琅给盘活了。
当然,这说起来简单,就只是投资建了三个工厂而已。
可真正做起来,难度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至少,除了胡琅之外,还真没几个人能干成这件事。
别的不说,有谁能一下子拉过来三个规模上百亿的大工厂?
还是合资工厂。
就目前关北的这个环境,别说是大型工厂了,就是一个小配件厂,人家都不愿意来。
这也就是东来成为了东琉三大汽车公司的大股东,靠着大股东的话语权,才能促成这件事。
再者,光建成三个工厂,远远不够。
最重要的是得解决这些老职工的就业问题。
有几个企业,愿意接收这些老弱病残?
又有几个领导,有这个魄力,敢下保留人事关系这样的决定?
所以这件事,看似简单,但也就胡琅有这个能力跟魄力。
三大汽车工厂仅仅只是开始,后边陆续的,东来还会在关北投资更多的产业。
将产业重心,从云城直接转移到关北。
当然,这不代表东来就放弃云城了。
云城高新区的这些产业,依旧是在东来整体规划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有了东来打头,宁家、沉家、黄家、陆家、杜家等一众豪门,也都纷纷跟进。
在关北地区大举投资。
汽车、能源、芯片、生物科技、医药等等一大批项目,如雨后春笋般落地。
而且,东来又再次效彷在云城的做法。
兴建大学城。
一个地区的经济要发展,高等教育就必须得跟上。
没有足够优越的高等教育环境,没有高水平的院校,那就没有经济发展的人才基础。
发展经济就是一句空话。
这两年,云城的大学城,在东来不计成本的资助之下,软硬件设施几乎都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
硬件就不说了,光是国家级的实验室,就有七个,涉及生物、海洋、物理、计算机等几个尖端专业。
软件方面,云城大学城同样是吸引了一大批的国内外优秀专家学者的加入。
光是国内科学院院士,就多大二十几位,更有外籍院士上百位。
在这些高水平院士的带领下,这两年,大学城的科研水平,是直线提升。
在今年刚发布的高校科研排名上,云城大学城已经超越了国内一众高校,直逼京城大学。
甚至按照这个趋势,超越京城大学,成为国内乃至世界最顶尖的高等学府,也不过只是时间问题。
就在前几个月,京城大学校长还公开出来说,云城大学城不讲武德,他们京大三分之一的院士、教授,都被大学城挖走了。
现在,东来准备在海林,再建一个大学城。
一直以来,海林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水平,是要超过海东的。
更是甩开云城好几条街。
云城最好的云城大学,之前也不过在国内排名二十几位。
至于其他学校,那都在百名以后了。
而海林的海林工业大学,国内排名前十,海林大学,国内排名前二十。
另外还有海林理工大学、海林矿业大学、海林科技大学等数家高校,都排名国内前一百,甚至前五十。
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教育水平,主要也是因为,二三十年前的海林,可是国内的重工业基地,这里聚集了国内最优秀的工业专家和人才,教育水平自然不会差了。
只是这两年,随着关北经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