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海权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7部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过我相信,我们所做的一切不会白费。上帝是公平的,既然他安排了这样的两个人,又安排这样的2个人一起共事,我想上帝他老人家也不会让他精心安排的人和事白费吧。”徐杰面对盖琳难的的幽默了一回。

结束了与盖琳的会面并与薛福成安排好联络人员后。终极侧位提醒你:看后求收藏123‘读‘书~网,接着再看好方便。徐杰一行终于踏上了前往德国的邮轮。穿过了天气多变的北海,终于抵达了他们此行的另一个目的地,德国的基尔港。相对与英国人的热情,德国方面就冷淡的多。毕竟,英国和意大利之间是双向交流,各取所需,而徐杰等人来到德国则仅仅是为了买一些产品。在德国人看来,徐杰等人仅仅是一个商人。自然不必化太大的精力来借贷。而出乎意料的是,在这次看似简单的接待活动中,徐杰与某些人的接触,不但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更是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您好,尊敬的徐先生。您对这里的环境还算满意吗?如果您有什么需要,可以找我的副官或者直接和我联系,我叫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一个留着普鲁士式胡子的海军军官说道。

“您好,能见到您,是我的荣幸。”虽然徐杰已经在上辈子见到了这位公海舰队的缔造者的诸多画像和照片中推断出了眼前的这个德国人正是提尔皮茨本人,但是在回答的时候依然不自觉的用上了敬词。对于提尔皮茨本人,虽说他的努力并没有使德国海军真正走向大洋,但是他的能力确实让徐杰佩服。

“您真是太客气了。能认识像您这样的设计大师是我的荣幸。”提尔皮茨受宠若惊的说道。这也难怪,1889年的提尔皮茨仅仅是个上校而已。

第三十九章 论海军

如果有人问,一战的时候,公海舰队有没有机会打破英国大舰队的封锁。徐杰的回答是肯定的。德国人完全有机会可以放手一搏获取海战上的主动。但是机会不是在日德兰。而是在刚刚开战的时候。有这样一组数据可以说明当时双方海军的实力对比。从舰队规模上看,英国皇家海军的总吨位是271。4万吨,德国海军总吨位是130。5万吨,双方的吨位比是2。08:1。单纯从数据来看,德国寻求决战显然是不恰当的。但是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英国皇家海军并不仅仅是留在本土的大舰队。在1914年刚刚开战时,英国大舰队仅仅只有总吨位的2/3。而且就是在这2/3的舰队中,还要拨出17艘前无畏舰用于为前往欧洲大陆的英国远征军护航。而在1914年最后的两个月中,英国皇家海军的处境更是雪上加霜。斯配伯爵率领的远东舰队主力在成功击败克拉多可少将指挥的英国舰队后,英国海军终于坐不住了。第一海军大臣费希尔上将派出了3条战列巡洋舰(无敌,不屈,大公主)3条装巡2条轻巡洋舰的海军去搜索歼灭斯配舰队。而这一举动最终造成了留守本土的英国大舰队战力的空前虚弱。当时英国人有什么?大胆号战列舰沉没,铁公爵和阿贾克斯号战列舰在改进动力系统。猎户座号正在维修。。征服者号正在改进,7炮塔圣物和爱尔兰号还没有正式形成战斗力。印度女皇,本鲍号以及虎号没有完成最后的调试。至于强大的伊丽莎白女王级和R级战列舰更是在船台上加紧建造。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英国大舰队所能用的战舰仅仅是17艘战列舰和5艘战列巡洋舰,而德国人则有15艘战列舰和4艘战列巡洋舰。如果此时双方交战,德国人真的很有机会一举打破英国的海权。但是德国人却放弃了,也许后世的人会说这些说法有些事后诸葛亮之嫌。但是德国海军高层和德皇的消极避战的责任是绝对跑不了的。在德皇眼里,德国的舰队仅仅是一个保证波罗的海制海权,以及在陆战获胜后对英施压的一个砝码,而并不是一支用于决战大洋,打破英国皇家海军制海权的利剑。舰队的意义在于出海作战,在于击溃对方舰队获取海上的控制权,而不仅仅为了作为一个用于恫吓或者作为谈判砝码的而存在。而德国海军高层恰恰就犯了这个错误。。…。

关于海权,不同国家的海军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国家要求的是拥有在海域上的控制权,例如英国,而有的国家则认为只要不让对方利用海域控制权就可以了。例如法国的绿水海军。以及德国两次大战时期的破交战。从表面来看。双方都有道理。但是徐杰认为,最终能绝对一个国家海军命运的只有第一种海权。纵观整个历史,英国人在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后才登上海洋霸主的王座,在特拉法加战役击败法西联合舰队后,英国人才最终保证了本土的安全。而再看后者,无论是法国人的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