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海权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4部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何尝不知道?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北洋守旧势力无疑是以卵击石。但是他比别人强在他绝不是一个人去战斗。他会尽量让更多的人去认同他的观点。没看见吗?才出海短短几天,这邓世昌,刘铭传就已经成为了他的盟友,而丁汝昌,琅威理等人对他也是颇为赞赏。至于刘子香吗?可以肯定刘子香不会喜欢在已经闽人独大的北洋中再有一股新的势力,但是这订购新舰,监造新舰以及未来的北洋水师采购又离不开济世,所以即使刘子香再不满,在对抗倭人这个大前提下,他刘子香也必须忍。”李鸿章有些激动的说道。“而且从薛大人哪里传来的消息来看。这济世不单单是懂得设计战舰,在轻武器,装甲等方便也都有所涉猎,而他却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军舰上,怕是已经筹划良久就为了进我北洋了吧?”想到这里,李鸿章脸色竟然有了一丝狰狞。。…。

“可是这北洋和淮系除了像邓管带,刘大人,丁汝昌这样的君子,刘子香这样的心怀大局但又有很重私心的人。还有一些没有本事只会钻营的人,那济世如何处置呢?”李经溥好奇的问道。

“很简单,拔掉!中枢如文廷式,北洋如方伯谦之流,怕是到最后都要被他一一拔除。”李鸿章说道。

“方大人缘何招致济世如此的嫉恨?”李经好奇的问道。

“这我当真不清楚,虽然来我北洋不过2个多月但是对我大清和北洋的人员把握的相当精确,他很快就可以在北洋之中找到与他志同道合的人,先是张幼樵,后是丁汝昌,然后是邓世昌和刘铭传。而对于文廷式这种人,他甚至都没见过一面就断定他们是敌人,下起手来一点都不留情面,一出手就是必杀。”李鸿章惊叹之余心里竟然有一丝后怕。…。

“除了生活上有些不检点,善于钻营,海事也不太精熟外,应该也没什么吧?”在老李看来,这种滑头点的人在大清太多了,徐杰总不能都拔出吧?。…。

“哪父亲对方伯谦如何处置呢?”李经问道。

“老夫用益堂就是为了防止闽党一家独大。如果济世另成一派,这益堂的作用怕只剩杀鸡骇猴了吧?”老李想的十分明白,一边是自己今后要重点培养的人,一边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如何取舍,一目了然。

“可是像方伯谦这样的人。。北洋比比皆是,济世又如何扫的干净?”李经溥有些吃惊的问道。

“济世说过这样一句话,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真是太有道理。”李鸿章颇为赞叹的说道。“他知道自己无力扫除这人些,于是他决定重新引入一些有才干又相对清廉的新人,而其中又以华人和华侨为主,他和老夫交谈的时候毫不避违的要改革北洋水陆2师,有了这些新人的加入,那些老东西们可就不好过了。”

“这就好比在草原上,牧人从不把狼赶尽杀绝。就是为了让羊群始终保持警惕,淘汰弱者。而济世在北洋这潭死水中放入一些大鱼,那些小鱼们要么被吃掉,要么接受现实改变自己的处事方式?”李经溥半响才略带赞赏的说道。。…。

“不错,如此看来,当真是一环紧扣一环啊。如若一切可以进行下去,我北洋之面貌还真能焕然一新啊。”李鸿章语气中竟然带有一丝憧憬。

“但是若这是这样。这北洋就不是父亲的北洋了。”李经小声的说道。

“可如果不这样,怕是北洋连眼前倭人这道坎都过不去啊。幼樵说得对,即使济世另有所图,只要他一心为国,帮我北洋打赢与倭人的战争,我就必须要用他。势,比什么道理观念和权位都要厉害!!”李鸿章此时颇有些豁达的说道。

“济世当真是为国为民之人?”李经颇有些疑惑的问道。

“老夫纵横一生,看人还是很准的,济世为国为民那是一定的,但是对皇上怕是没什么感情了吧。”李鸿章叹了口气说道。

第一次历史分类强推,俺很不容易的啊~~,大家多支持一下吧~~。

第九十七章 来自远方的求救

“这台湾之事总算告一段落了。”望着眼前的致远舰,张佩纶感慨万千啊。

“这两广李大人应该比刘大人好相处吧?”徐杰颇为郁闷的说道。

“济世兄是心疼钱了吧?”邓世昌打趣的说道。

“我说不心疼你信吗?我来台湾不到一周,已经花了3300英镑了,还有那些武器都是我出钱买的!!”徐杰装作痛心疾首状。

“老板,有人找你。”就在徐杰等人在港口闲聊时,徐杰刚招的严博勋满头大汗的跑了过来。

“急什么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