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面对甲午时期的日军,20发的盒子炮绝对够用了。而火炮方面,60迫击炮和82迫击炮也基本够用。对于个别防御不是很好的掩体,甚至掷弹筒就可以了,于是乎,这支简化版暴风突击队的装备就让徐杰敲定了!剩下的就是编制问题。
在徐杰的设想中,这个暴风突击连将拥有一个营部及营部直属连,三个突击群,和一个炮兵群组成。营部24人。。营部直属连将有通信排(32人),医务排(29人)和警卫排(38人)侦察排(33人)外加一个炊事班(9人)组成。而突击群则是大连编制,下辖突击排,掩护排和炮兵排。突击排拥有5个战斗班。每个战斗班班长一名,轻机枪组4人,其中除正副射手外,还有2名弹药手,弹药手装备1889年式战斗手枪。剩下9人为普通步兵,携带1889年式步枪和战斗手枪各一把。加上其他人员的6人,总共87人。掩护排一共分3个班,每班拥有机枪一挺,掷弹筒2具。机枪根据情况选择1890年式轻机枪或者是轻量化的马克辛机枪,如果是后者,还需要增加人手。加上其它人员,一共41人。而炮兵排也是分成3个班。每个班拥有2门60迫击炮,每班共有13人,加上其他人员6人,全排共47人,总共一个突击群是183人。。…。
而营部直属炮兵连则是由连部(12人),3个82迫击炮排,和一个侦察班(9人)组成。每个迫击炮排下辖3个炮兵班每班加上掩护人员一共12人,配备一门82迫击炮。炮兵连一共147人,这样算来,徐杰这个暴风突击营的总人数将达到885人。
“差不多了,这样一支部队足够应对日军可能存在的战壕体系了。”徐杰自语道。即使徐杰有足够的金钱和资源去武装一直超越当今水平的陆军部队。甲午海战开始的时候依然将以防御为主,毕竟算上所有能战的部队,历史上日本进攻部队也将是北洋,台湾和两广部队的2倍以上,刘铭传和李翰章能凑出3万人就相当不容易了。而应老李的要求保留的淮系旧军,战斗力提高是一定的,但是能否达到日军的水平还是很难说的,新军可不仅仅是装备上的新,而是从步兵个人意志,部队编制,作战理念到将领的指挥进行一次彻底的变革。后面三者还好说,关键是第一点,让士兵明白为何而战,才是最难的。毕竟,现在的淮军还是一个当兵混饭吃的局面。。…。
大家支持一下吧,作者码字不容易啊。如果对情节有异议,可以去讨论区谈。多谢了~~
。。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为民族而战
“徐先生,我们又见面了。”站在门口的彭毅微笑着说道。
“原来是彭大公子,不知来找徐某所谓何事?”徐杰打趣道。
“我去德国路过这里来看看徐先生。”彭毅说道。
“去德国?令尊的生意已经做到德国了?徐某在这里祝愿彭家生意蒸蒸日上。”徐杰拱拱手说道。
“不是做生意,而是去学习。我报考了德国陆军军官学校。再过一个月就要开学了。”彭毅笑着说。
“什么意思?”徐杰皱了皱眉头问道。
“徐先生这么健忘?当时您和张先生家父会谈的时候不是提到了要在南洋华人中选取精干之人组成一支军队以备不时之需吗?”彭毅故作惊讶的问道。
“彭老先生同意了?徐某代北洋谢过南洋同胞了。”徐杰喜出望外。
“嗯,不要谢我们。帮助你们也是帮助自己。”彭毅摇了摇头说道:“除了北洋。。我南洋华人自从迁移到南洋后,我们的生死就与故国没有一点关系了,套用一句大清的话叫做化外之民。直到今天。我们才获得了来自北洋的支持,所以我们很珍惜这一切。”彭毅的话有些飘忽。语气中带有一些淡淡的悲哀。。…。
“纵使大清打赢了日本,你又当何去何从呢?南洋华侨用自己的金钱和鲜血帮助北洋度过一劫后,然后呢?”彭毅话锋一转。
“没想过。”徐杰答道。
“这话估计任何一个了解你的人都不会相信,能为北洋借钱借到南洋华侨的人,怕是不会如此不济吧?”彭毅冷笑道。“这计划既然不可泄露,那就只有一种可能,这个计划是要翻天的。”
“翻不翻天我不知道,不过我知道清国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如果要改变的话,就从北洋这一大清第一大强藩开始吧!!”徐杰不置可否。
“不过我可以向彭先生保证。我徐某人今后所做的一切绝对不是为了自己,更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