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马匹最大的作用就是作为一个代步工具。和唐朝的所谓的步骑兵很相似,行军的时候骑马,打仗的时候下马。这样一来,对马匹的要求不高,同时也提高了机动性。一般出去的部队都是100人一支的小部队,携带有2门迫击炮和3具掷弹筒,同时还有2到3挺机枪。这些小部队专挑沿途兵站和运输部队下手。兵站中除了少量武装人员剩下的就是后勤人员。而运输部队则更加不济。几乎清一色的征夫。除了少量负责押运的士兵外。没有任何战斗力。你可以想象一下,当一支运输队通过一条山路或者经过一个村庄的时候,突然遭到迫击炮或者机枪射击的场景。而且迫击炮弹的装药使用的是苦味酸,这东西最适合纵火。别说落到弹药上了,就是扔到粮食或者罐头上也能很快给你烧个精光。开始的时候,清军游击部队还是本着伏击战的原则,截头堵尾。将运输部队全部消灭。但是后来随着日军派出部分兵力用于保护运输队以及日军骑兵追缴的加剧。清军发现,其实吧只要能把运输的物品烧掉就可以了,而这个只用几发榴弹就可以了。根本不用费劲的布设阵地然后还要担心什么时候就被尾随而来的日剧骑兵逮住。即安全又省劲而高效。何乐而不为呢?不过有的时候,还是需要和日军的清剿部队拼上一把的。…。
。…。
郭彬站在山头上望着远远追来的日本骑兵嘴角不由的浮现一丝冷笑。自从月峰山血战自己救了个南洋华人新军的头子后,还真有些时来运转的意思。战后,对方为了表示答谢专门给自己划拨了一批武器和弹药。而聂军门也非常高兴,自己一下就成了骑兵营的营头。而这次出击敌后,自己一报名就被同意。这对于想在这场战斗中崭露头角的他来说无疑是一次机会!与那些在军中当兵混饭吃的人不同,郭彬作为著名武术大家郭云深的远方侄子和弟子,精通形意拳。早有向通过参军出人头地的想法。而进入淮军后,他的一身武艺也确实获得上官的亲睐。提升也算迅速。当他有点沾沾自喜的时候,那些从德国来的洋鬼子和天津武备学堂的假洋鬼子让他知道了打仗光靠拳脚是不行的。新的军事理论和武器让这个年轻的汉子大开眼界。而一心争胜的他也确实下了一番功夫。。无论是头脑上,还是体力上亦或者金钱上都投资了不少,连排战术,新式武器的使用,甚至自己还掏钱买了一把连发版的战斗手枪和一把自卫手枪。而这一切,在现在的战场上都发挥了作用。。…。
“郭哥。倭寇就要上来了。”一个和他一起参军的同乡说着把一个弹鼓递给郭彬,虽说现在郭彬大小也是个官了,但是和他一起出来的兄弟们还是喜欢称呼他郭哥。而郭彬也很喜欢这个称谓。
郭彬手中的轻机枪是经过改动的,他专门找人把前面的那个冷却筒去掉,然后把射速也适当调低点。他们是游击作战,补给很成问题,这子弹要省着点打。而且去掉冷筒后,这枪重量减轻不少。携带起来也更方面了。为了这次伏击。他做了充分的准备,一边布置阵地,一面让几个手下带着马队继续向前跑一段留下脚印让对方放松跟踪。在布置地雷方面,他还专门布置了一种长延时跳雷。踩了以后不会立即炸,会延时3到4秒。而且所谓跳雷。战斗部会在激发后向上窜1米5到2米然后炸开,这个高度正好是人脑袋高度。所以说杀伤力十分巨大。而之所以郭彬顶这么长时间的延时就是为了防止对方前面的马队过去,后面的一看挨炸立即带住马。要说为啥不带遥控起爆地雷,这东西光电线啥的就要不少。在郭彬看来实在是太不合适游击了。。…。
日军的骑兵追上了。看着眼前延伸到远程的马蹄印也没什么变化。那就继续追吧。开始的时候日军骑兵还是很小心的。斥候和主力保持一定距离,但是这样结果就是你肯定追不上对方,这不是说日军的马不如清军的2等马甚至3等马。而是实在饿的跑不快。马这种东西肠子比较短,这就意味着吃的多但是吸收的少。一匹马到底有多能吃呢?这个从日军战马饲料配给中就可以看出一二。一匹马每天吃大麦5。25kg,干草4kg,藁草3。5kg为基准,各种东西虽说可以用别的代替,但是你在怎么算也能少,少了马就跑不动,你混弄马,马也糊弄你。但是就补给情况来看,在成欢一线的日军显然无法按这个标准来配给,这结果就是马力大减。而清军的马虽然差,但是呢人家啥都吃,好养活。这样一来二去在日军小心谨慎的情况下,你还真追不上人家。后来索性也不管什么侦查了,追吧!这一来就出悲剧了。自动武器对于这些没有任何炮火支援的日本骑兵来说可真是大杀器啊!…。
。…。
徐杰当年看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