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的情况来看。清流应该是把持舆论方向的主力,虽说此次民间传播的各种言论也确实有士子参加。但是终归是少数,作为皇帝的老师,翁同龢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至少保证自己旗下的那些门生御史们不乱说。但是现在看来。言论流传之广传播速度之快大大出乎翁同龢这些老清流们的意料。原因何在呢?翁同龢想不明白,光绪想不明白,慈禧也想不明白。而在直隶总督府的李鸿章和远在上海的徐杰去在一旁偷笑。
“这济世当真是应了他的字了。洋人,商人,士子都被动员了起来。”李鸿章看着张佩纶送来的电报满意的点了点头。
“清流士子的影响力仅限于读书人,而这样一来全国从上到下都对战况有了一个大概了解。如果有人还想在背后给我北洋上眼药下黑手可就要小心一些了。”张佩纶也对着结果相当满意。现在北洋把经费问题的皮球踢给了朝廷。朝廷无论是为了东北龙兴之地的安全还是朝廷的面子,这军费估计都能凑出来吧?至于是挪用旗务还是对外借款,甚至是太后大寿的钱,就和我北洋没关系了。…。
。…。
“有时间去问一下盛宣怀,我北洋还有多少钱。”李鸿章突然想起来什么说道。
“这个我已经和人和徐总兵合计了一下。就目前的消耗来看,一旦两广和台湾的新军到了,囤积的物资只够勉强守备辽东半岛的。而水师的弹药消耗更十分巨大。光济世的快算舰队就已经把金陵和江南两大制造局的相应弹药用的差不多了。现在就连琅威理的舰队都必须延后抵达。。所有的运输船和资金都用来从英国以及意大利采购相应武器和弹药。”张佩纶面带忧色的说道。
“这打仗真是花钱如流水啊。”李鸿章感叹道。
“另外。根据济世的朋友,英国商人盖琳的计算。如果我北洋不能在战争结束后获得3000万两以上的赔款,到时候光贷款和欠账都能让北洋破产!到时候,朝廷可也拿不出这么多钱。而且也不会愿意为我北洋买单啊!”张佩纶说道。
“知道了。告诉各位军门。就说我李鸿章绝对不会让大家吃亏的,这仗不但要大,而且要打赢。”李鸿章说道。。…。
这周第一次目录页封面推荐,大家帮帮忙吧~~~
。。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
第一百九十三章 朝廷的对策
上书房,慈禧、光绪、翁同龢、荣禄这些清国最高统治者正在商讨一个棘手的问题。
“看来李鸿章是不打算增兵了?”光绪黑着脸说道。
“老臣好话说尽,李合肥就是死抓着银子不放。说什么朝廷要是想让北洋出兵必须拨款。”翁同龢哭丧着脸说道。
“这李鸿章就是这样报答朝廷的?”光绪当时就觉得一股无名业火往头上冲。
“倭寇在不断增兵,难道李鸿章就不怕他的3万多北洋军在朝鲜全军覆没?”光绪问道。
“回禀陛下,李中堂自然不怕没有退路,不要了从开战到现在,北洋舰队主力可是还没有损失。致远济远两舰已经修理完成。只要这海路不失,北洋陆军就可以通过海路撤回辽东半岛的旅顺。他李鸿章自然是不怕!”荣禄起身回答道。
“他李鸿章倒是想得够全面啊,连退路都想好了。”光绪冷哼道。
“朝廷能拨出多少银子?”就在这时。。一直不说话的慈禧问道。
“240万两白银吧,这已经到年终了,户部实在是没有余款啊。如果向洋人借的话,倒是可以借来不少。”翁同龢说道。。…。
“240万两银子怕是让在朝鲜的北洋军打半个月都不够吧?”慈禧看着李鸿章递上来的折子冷笑道。
“那朝廷可是再也拿不出更多的钱了。”翁同龢小声说道。
“没想到李鸿章居然拥兵自重,我大清可战之兵又不止北洋一家,南洋的刘坤一,还有荣禄的武卫军都可以一战,就让李鸿章自己守着他的威海吧。”光绪气愤的说道。
“荣禄,你的武卫军可有一战之力?”光绪盯着荣禄问道。
“老臣的武卫军训练多年,但是枪械火炮与北洋军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不过如果陛下让奴才出征。绝无二话。”荣禄立即起身说道。
“这个老狐狸。”光绪心中暗暗说道。
“你们先退下吧,此事明天再议。”就在光绪想再说什么的时候,慈禧摆摆手让荣禄和翁同龢先行告退。
“皇上打算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啊?”荣禄翁同龢告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