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而用于搬运物资和给养的征夫更有限。
即使我军可以打开一个突破口,也根本无法快速回到国内。别的不说,光那些105MM重炮没有足够的马匹就没法搬运。即使丢弃辎重,在日军沿途打击下也很容易演变成溃退。到时候朝鲜的3万驻军可能就要全军覆没了。”邵宇侃侃而谈,面对众多高级军官没有一丝的紧张。…。
。…。
“那你的意思是走海路撤退?”左宝贵问道。
“现在只有走海路才是唯一的选择。而走海路必然要掌握海上的制海权,所谓末将才关心海军情况。”邵宇点点头说道。
“说来也怪,我北洋水师和日本海军也打了2场大战了,无论是伊豆群岛海战还是群山湾海战,双方损失都很大,谁都无法完全控制海路,如果要抓紧这段时间撤退的话,我大清驻朝鲜的3万陆军也可以撤回去了,中堂大人正在等什么?”马玉昆相的很简单,如果要打,那就赶紧增兵给装备,如果不打,那就赶紧回去。这种一心建攻势等着对方来打的的形势真的让马玉昆十分不满。
“既然大家很想知道李中堂的想法,我不妨给大家叫一个底。这可是绝密,自己知道就行了,如果谁要泄露出去,军法从事绝不姑息。”聂士成严厉的说道。
“让我北洋驻军继续留在朝鲜是从大局出发。大家都知道。。除了我北洋新军和旧军,台湾的刘巡抚和两广总督李大人也训练了新军,这些新军在开战后得到朝廷的允许就开始向辽东运输,黄海不必说,双方舰队打的不亦乐乎,只能先运到山东然后走陆路前往辽东。而辽东半岛的防务也正在紧张布置,不过好在运兵和布置防务这两项经过近半年的准备已经接近尾声。按理说,我们这些在朝鲜拼死拼活打了半年的部队也可以撤回去了。”聂士成说到这里听了一下,看了看大家的反应。。…。
“不过,我们还有两件重要的任务需要完成。第一我们需要做一次诱饵。用我大清3万陆军做诱饵来吸引日本联合舰队。第二,辽东的半岛的战备还需要一段时间扫尾。”聂士成说道。
“聂军门。你的意思是说,我大军留在这里就是让日本联合舰队找到一个可以抄我们海路的机会。然后北洋水师将与日本舰队展开决战?”邵宇心中一沉问道。
“就是这个意思。”聂士成点点头说道。
“那北洋水师可有战而必胜的把握?无论是伊豆海战还是群山湾海战双方打得都是两败俱伤啊。”马玉昆皱了皱眉头。
“中堂大人保证,只要陆上能顶住。海路撤退绝对不是问题。”聂士成对李鸿章还是十分信任的。于是自信满满的说道。
“既然李中堂有令。我等自然应当遵守。不过还望聂军门能再多要来一些火炮补给。日军炮兵联队之火炮远超我驻朝炮兵啊,前番月峰山血战中的107MM加农炮就让我军伤亡巨大。现在有情报现实。日军为攻破我平壤防线,专门配属了炮兵联队。有120MM加农炮(这个再戚老的甲午战争史中见到的,在攻击鸭绿江防线时用过。)和大口径臼炮,前者射程远,后者威力巨大。对我军威胁极大。”马玉昆一看是老上司的命令便不再纠结撤军问题。而是把精力放在了如何坚守的问题上。。…。
“末将还有一事不明,为何我大军不撤退到鸭绿江一代而是撤往旅顺?莫非中堂大人打算放任日军长驱直入吗?”左宝贵不满的问道。
几位北洋的大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说话,其实原因谁心中都明白。在绵长的鸭绿江防线上,清军根本就不可能挡得住近10万日军。
而且北洋各路大军的总后方在旅顺,从鸭绿江到旅顺的补给问题也是十分难保证的。毕竟现在的北洋军队中可没那么多征夫,而东北更是地广人稀。想找人也不好找啊。…。
“既然各位北洋老人都不想说。那我这个外人说说吧。”看到聂士成的示意,邵宇拱拱手说道:“左军门认为,无论是奉军,还是盛军和镇边军加在一起能有多少人?”
“依克唐阿将军的镇边军大约有5000人,加上剩余的奉军和盛军。总数到3万还是可以。”左宝贵算了算说道。
“而北洋新军加上现在已经北上的两广练军和台湾练军,最多也只有4万5千人,而且你要注意,这还包括在朝鲜的部队。照此算来,我大清可以调往鸭绿江的所有部队不会超过日军。这单没错吧?”邵宇继续说道。。…。
“应该是这样。”左宝贵撇撇嘴。
“如果论战力的话。差距更加明显。。说句不好听的话。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