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勇敢的战斗还是懦弱的逃跑。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杜威小声嘀咕道。说白了就是打还是不打!此时的他已经有些同情谢利了,恐怕谢利发现有这样一支舰队窜过来的时候,可能也是这样的心情吧?不对。谢利肯定更加惧怕。毕竟双方的实力差距摆在那了,而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个参谋将一封电报送到了杜威手中。而看过电报后的杜威兴奋不已,依然决定迎击对手。
“谢利这个家伙看来还是有点用处的。”杜威满意的点点头,在电报中谢利表示,在2个小时内,他的舰队将会赶往预定地点,而现在杜威和北洋舰队交手的地方正在谢利的航线上,也就是说谢利舰队将在2个小时内赶到!如此看来,马吉芬的计划还是十分可行的,只要能重创对方的两艘防护巡洋舰。并且保证自己舰队航速不减。那么在达到目的后,杜威就可以闪人,而对方为了保护两艘受创战舰,肯定不敢追击,美国舰队受损后可以找地方修。但是西班牙舰队受损后,在圣地亚哥港可就难办点!。…。
于是,杜威舰队毅然决然的决定投入战斗,而杜威的举动,让杨用霖也有了一丝担忧,他是打算趁着这次机会重创美国舰队。但是他相信,杜威不是傻子,远远望去,对方只有5艘巡洋舰,双方将领对对方的战舰性能都有一定的了解,照理说杜威在舰队实力偏弱的情况下,应该选择回避的。但是这样直接冲上来的举动让杨用霖有些担心。
“传令下去,双方保持3000米交战距离,在压制对方火力后,再抵近攻击。”杨用霖命令道。在最后一遍核实了各舰状况后,杨用霖终于决定迎敌,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可以让西班牙舰队获胜的机会!…。
于是,美西两国海军之间爆发的第一场主力碰撞在1898年7月20日上午9时正式拉开了序幕!双方总共11艘各型巡洋舰排着两条纵队相向而行。美国舰队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新服役不久的布鲁克林号装甲巡洋舰,这艘满载排水量上万吨的装甲巡洋舰呈十字布局的4座双联装8寸炮缓缓的调整着,其中一侧六门火炮正缓缓瞄准这远方的敌舰,全长122米宽19。71米的修长船体以18节的高速在海面上飞驰,加上侧弦多达6门8寸炮和6门5寸炮的强大火力,给人以敏捷和力量的感觉。活像一只正冲向猎物的美洲豹!。…。
而后面的纽约号虽然小一些,但是侧弦的5门8寸炮和6门4寸炮依然让人不敢小视。而紧随其后的哥伦比亚级穹甲巡洋舰虽说吨位很大。。但是上面仅有的1门8寸炮和总共只有10门5寸炮的火力实在让人感觉到有点寒酸。而最后一艘奥林匹亚号穹甲巡洋舰则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带刺的刺猬!4门8寸炮、10门5寸炮的火力已经和圣地亚哥号不相上下。
如果说布鲁克林号给人的感觉是一只体态修长,充满了敏捷和爆发力的美洲豹的话,那么西班牙舰队的旗舰国王号给人的影响则是一只狮子!与体态优雅的布鲁克林号相比,国王号给人的感觉则是厚重和力量!与经验不多的美国人不同,经过徐杰和意大利设计师多年的努力,加里波第级装甲巡洋舰已经彻底成熟!可以说在保证基础适航性的情况下,把每一分重量都用在了增强战斗力上!4门11寸40L火炮昭示着国王号的强大。全炮塔式中口径速射炮良好的坚固了防护和射界问题。而最新式的克虏伯硬化装甲则让这艘战舰上仅仅5到6英寸的上装甲都可以抵御美国的8寸火炮。。…。
除了国王号这个加里波第级最新的子孙外,曾经在清日甲午战争中大显神威的比萨级装甲巡洋舰科隆号则紧随其后,3座双联庄10寸主炮缓缓的转动着。经过战争考验的比萨级装甲巡洋舰甚至比新锐的国王号更让人可怕。从某种程度上说,比萨级和国王级其实是两种思路的选择!是选择更多的较小口径射速较快的主炮还是选择较少数量。射速稍慢但口径更大的主炮呢?这场即将爆发的战斗将最终判定两种思路的优劣!
而随后的4艘战舰中两艘圣地亚哥级则是归远级的改进型。在火力上与奥林匹亚号相当,但是防护方面则要高上一筹!而最后的两艘原始版热(百度)那亚级巡洋舰虽然在这些新锐战舰面前已经显得有些落后了,但是其实力依然不容小视!
双方舰队以30多节的相对速度迅速靠近!并顺利的转向,然后将布满武器的侧线瞄准对方。随后双方小心的调整着双方的航向,逐渐互相靠近,在双方距离到了4KM的时候。国王号的4门11寸重炮终于发出了第一声怒吼!橘黄色的火球从炮口处喷出!随后巨大的冲击波向四周扩散。巨大的气流冲击着周围的空气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