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要是装上武器后,只要开一次火,那身份就暴露了,然后让航速超低的侦察船甩开北洋舰队的追击?那不是做梦吗?。…。
至于游击舰队的补给,马卡诺夫也做了考虑,沙皇已经包装,在西太平洋上会有悬挂着法国国旗的船舶为游击舰队提供补给。至于舰队指挥官吗?马卡诺夫决定派遣埃森少将亲自率领游击舰队执行此次破交任务,因为他知道。在前期,真正的战斗是发生在装巡之间的战斗,双方战列舰都会被彼此牵制住,只有次一级的主力舰才可以利用航速和航程来发挥作用。马卡诺夫想的很好,只要可以在交手中重创对方一支舰队,那么在舰队实力逐渐趋于平衡的时候,埃森将返回海参崴进行修正,随后通过轻津海峡与室兰港的俄国舰队主力汇合,随后展开决战。
为了这个计划,马卡诺夫决定通过外交手段,以便在战争期间利用法国船进行补给。不过法国人也不傻,尤其是得到英国人的暗示后,法国表示补给可以,但是必须在公海,而且如果因为为俄国人服务而造成损失的话,俄国政府要赔偿损失,而且法国政府坚决表示,不会介入到可能爆发的远东战争中。虽然结果让马卡诺夫有些失望,但是至少理论上俄国人获得了海上的补给。可以增加活动时间。。…。
感谢书友空晨的打赏和月票支持~~。布局基本完成。大戏即将开幕。大家多多支持一下吧~~。(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三百九十五章 盯梢
在制定完相关计划后,马卡诺夫就开始准备执行,为了更好的了解情况,埃森率领俄国海军中最精锐的快速舰队驶出室兰港向东海方向驶去,以俄罗斯号为旗舰,率领留里克号、以及阿芙乐尔号一组在外海游弋,而与此同时两艘亚速海型装甲巡洋舰和太子号也离开了室兰港经轻津海峡向海参崴驶去。现在日本和俄国已经处于准战争状态,所以,在出发前,马卡诺夫不得不把太子号编入海参崴分舰队,所以埃森只能带着3艘战舰出来巡弋,到现在,从请报上和俄国人自己的计划上两方面来看,清国的帝后火并已经进入了倒计时,为了防止一开战自己的舰队就被堵在港口中或者前往东海的时候和东进的北洋舰队主力碰上,埃森不得不提前把舰队带出来以防万一。
埃森的这一路航行非常的不平静,刚刚进入公海就发现远处有一些不明身份的船舶在远远的跟踪自己。。不用说,埃森也非常清楚,这不是日本人的就是北洋的,但是现在俄国的战争准备还没有完成,埃森因为一个鲁莽的举动而毁掉俄国的全盘计划,万般无奈之下,埃森只得率领舰队加速甩开这些盯梢的。并且向南绕了个大圈然后伺机进入东海。。…。
也许是因为埃森舰队的航线过于偏南,结果在进入东海后不久,埃森发现,在舰队的西南方向,有一艘船型修长的战舰出现在视野中。通过望远镜,埃森可以看到。对方船首的双联装主炮和船尾的单装主炮,而从对方悬挂的少将旗来看,这艘战舰应该就是北洋舰队轻巡洋舰分队的旗舰,归远号了。
几乎同时,归远号上的林永升也发现了远处的埃森舰队。面对对方3艘排水量总和近3万吨的战舰,林永升嘴角浮现一丝微笑。“终于找到了。跟上去,与他们保持接触。然后发报通知其它通报舰转发电报向北洋总部通报情况。”林永升命令道。
对于远东舰队这个庞然大物,徐杰等人还是十分忌惮的。尤其是一旦进入公海后,想找的实在是不容易,规模小了。容易被重创,规模大了又无法扩大搜索范围。派出伪装船出去搜索可以,但是一旦开战后,这些慢速船肯定会被第一时间清理,无法保证持续跟踪。更要命的是,当时的无线电也就200+KM的通讯距离,在茫茫大洋上,这样的距离根本不够用啊!所以如何在大海上搜索和跟踪对手的游击舰队是一个大问题。。…。
但是这难不倒身为穿越者的徐杰。对于跟踪问题,徐杰的的观点是多布点。分片包干,大量的伪装通报舰被撒了出去,一旦俄国海军驶入公海,被发现就是个时间问题。跟不上没关系,每艘通报舰都只负责一片海域。一旦发现后第一时间将把对手的情况通过无线电告知临近海域的通报舰,而在敌方舰队驶出后,临近海域通报舰实施接力跟踪。当然了,消息肯定还是要不断传下去的,直到到达北洋舰队的总部!
这个办法看似不错,但是实际效果很是一般。因为这个传递过程十分漫长。而且即使是相邻区域的通报舰也很难立即联系上。而等到信息传到陆地上,可能已经是几小时之后了,好在北洋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