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海权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32部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我们可以给汽车换上装备有新式喷嘴式化油器和磁打火器的发动机(此技术史实上是在1901年出现的),这样的话可靠性会有很大的提高。”负责技术的军官想了想说道。

就这样,突击虎特遣队的官兵们把一切可以扔掉的东西都扔掉了,把一切可以交给友军去做的事情都交给友军了。然后整顿了一下准备出发了。而在出发前。忙碌的徐杰居然抽出宝贵的时间来检阅这支部队。让突击虎特遣队的官兵们受宠若惊。。…。

“怎么全是装甲奥拓啊。”当兴高采烈的徐杰看到眼前一辆辆由箱式汽车改进的“装甲部队”后可使相当受打击的。

“没办法,由蒸汽拖拉机改进的自行火炮战车离开了铁路后机动能力实在有限,就这些小东西还算凑合,勉强、可能、差不多可以完成这段遥远的征途。”聂士成颇有些郁闷的说道,说实话他实在不明白为何徐杰坚持要将这样一支部队送到战场上去,在他看来这支部队能成功抵达战场就已经是奇迹了!

“呃,好吧。”想想这支“装甲奥拓”需要走的路徐杰理智的选择了闭嘴。首先他们要现在旅顺上船,然后到达天津,剩下的路都要靠轮子一点点走过去,为了减少发动机的磨损,甚至都准备好了大量的挽马来拉着汽车前进!…。

徐杰也多少意识到这支连粗制滥造都算不上的“装甲部队”可能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但是作为穿越者的徐杰还是对这些东西抱有一丝侥幸的心力。“就当拉动内需吧。就当实验吧。再不行就当花钱买个教训吧。”徐杰内心深处一阵挣扎。。…。

如果说彭毅反对这个组建这支特遣队,徐杰报着实验的态度组建这支特遣队。高层大佬们都不看好这支装甲部队的实战能力,但是突击虎特遣队的官兵们可不这样认为。以队长徐景荣为首的官兵们可是认真的为了将来的战斗进行了一番谋划。

“总体来说我们的敌人是以骑兵为主,并且配有一定量野战炮兵的部队。骑兵强在机动性而非攻坚,虽然咱们的小家伙非常脆弱。但是抗子弹问题不大。俄国人没有重炮,炮弹碎片的杀伤力也不强。只要我们不进入对方野战炮的直射距离。那么我们就是安全的。徐景荣说道。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距离对方炮兵1Km以上的距离。。实验证明,打战车这么大的目标在1Km以外基本没有准头,即使停在那里让你打也很难打中。坚决不从正面攻击炮兵阵地是我们的第一作战原则!”副队长陈明说道。

“虽然子弹打不穿我们的装甲,但是手雷基本上就差不多够用了,一发普通的地雷更是能让战车直接散架。如果一队骑兵冲上来投掷炸药什么的,我们的车辆也绝对扛不住。”徐景荣撇撇嘴说道,对着这些“铁皮奥拓”到地有多结识他可是做过实验的,没事就在靶场中用各种武器和各种当量的炸药对着模拟的铁皮盒子一阵暴打。好几次结果都让他自己感到心哇凉哇凉的。。…。

“所以唯一可以自保的就是集团作战。单车或者小队作战根本无法应付那些自杀攻击者,保持距离保持足够的火力,并且在察觉到不利局面后迅速撤离才是保证生存的关键。”陈明说完后拿出一张自己画的草图说道:“我建议7辆战车组成一个V字型攻击队形,6辆装备着机枪的战车分在两翼,一辆装备有37mm呯呯炮的战车位于V字的顶端。这样布局可以让装备重火力的战车获得保护,并且37mm炮可以实施间接射击。如果对方骑兵正面冲击的话,我建议战车部队立即停车增加火力密度。”

“说到火力密度了,我有一个想法,咱们可以把两挺机枪并在一起啊,反正机枪强调的是投射量。而且这样做一边的机枪子弹用完后。另一边可以继续保持射击。”徐景荣拍脑壳想了一个办法。

“两个装满了5KG冷却水的重机枪,看来支架又要加强了。”陈明撇撇嘴有些不肖的说道,战车有多挤他是知道。在上面开口处再加一挺机枪,实在难以想象啊。而且转动起来也费劲啊。。…。

“那可以这样,再带一把轻机枪,也不要那个抽风冷却桶了,放在车长的位置上,在前面开一个射击孔,即不用大改,也可以提高正向对敌的火力。”一名军官想了想说道。

就这样在大家七嘴八舌之下,整个车队的战车一阵大改后终于程行。而是十天后,这支部队就在驶往乌兰察布的路上。前面时北洋卫护直隶的第一道要塞。而后面是为这些“贵族”兵种提供后勤的马车队。头顶青天,脚底上是坑坑洼洼的道路,外面是一望无际的草原,里面是颠的七荤八素的乘员。…。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