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海权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42部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段,他们将扩大战果,扫荡俄国北线的残余力量。一部分向西北方面进军,而主力则向东南方向的伯里发起进攻。

而剩下的4万多陆军将由徐杰亲自指挥向双城子海参崴一线发起进攻!整个战役也将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将迅速隔离双城子和海参崴的联系,并且尽量歼灭其外围的兵力,防止其向城内集中。而第二阶段就是配合海军,硬打海参崴要塞了!徐杰的目的很简单!此战过后,让俄国在亚洲大陆上再无军港!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四百四十七章 跨过黑龙江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就是那么奇妙,当开战之初,俄国人还想趁着内乱跨过鸭绿江将东北变成黄俄罗斯,但是经过几个月的较量后,除了内蒙古俄国还保持着攻势外,无论是海上还是陆地上,俄**队都处于守势!而且更让俄国人难堪的是,集中在黑龙江一线的俄**队现在居然只有2万多了!其中8000多人还用于对海兰泡的警戒,漫长的上千公里的江面居然只有不到1万人防守!面对如此漏洞百出的防线,北洋也不客气,选择了一种最打脸,同时又是最高效的渡江方式——白天渡江!

按说俄国多少也有一些江防炮舰,怎么会对北洋的行动无动于衷呢?这可是真冤枉了俄国人,俄国人是有一些内河炮舰,但是因为战事吃紧,而大陆上的局势相对平静。{。。}所以部分江防炮艇的武备被卸下来用于支持日本战区了。而剩下的一些江防炮艇则用于对海兰泡方向的封锁。再加上黑龙江确实过于漫长。。出现大片的空白区也是很正常的。就这样,当北线攻击群发动进攻的时候,俄国人居然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

当彭毅踏上黑龙江北岸的土地后,不由的感慨万千。在10年前,自己不过是南洋的一个商人。在荷兰人眼里,他和他的同胞们不过仅仅是一种经济动物而已。在荷兰人的剥削下,在土著人贪婪的目光下苟且偷生。自己的勤劳不能并不能获得尊重,甚至连正常的生活都无法保证。但是现在,他和他的同胞不仅仅在荷属东印度享有了正当的权利,更是重新踏上了故国的土地,参与到了一个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

考虑到黑龙江沿线俄**队实在没有什么难啃的目标。所以彭毅的部队主要是以轻装部队为主,搭配一定量的骑兵。装备有75MM速射炮和重迫击炮。同时有少量加农炮用于压制对方的炮兵,而师属的6寸重炮和战斗群所属的8寸攻城炮则暂时留在了南岸用于封锁江面,虽然部队渡江没有遭到截击。但是为了以往万一,北洋还是需要留下一些重火力来封锁江面的。

就这样。当北洋顺顺当当的送过3个团的兵力后,远在100多千米外的斯沃博德内的俄军终于反应过来了,东北武卫军居然打了过来!于是乎,北洋和俄国陆军在开战后的第一场野外遭遇战就这样展开了!。…。

实实在在的遭遇战,北洋大部队正忙于渡河,没有修筑成系统的防御工事。{。。}而俄国部队慌慌张张跑了几百里地别说准备了。不少补给和辎重都还扔在后面呢!没有任何花巧。两支部队就这样撞在一起了!北洋陆军一个团和俄国陆军的一个团的先头部队在距离渡江地点15KM处相遇。

如果有人可以站在高处俯瞰整个战场。就可以看见两支洪流正在迅速接近,一支是穿着灰色军装的俄军,而另一支则是穿着绿色军装的东北武卫军。两支部队不知道对方的情况,只能通过震颤的大地和望远镜知道对方来了,而且来的人很多!

面对即将展开的遭遇战,双方的选择却十分的不同,北洋武卫军首先停下来前进的脚步,先头营立即就地展开部署防线。虽然仓促之间无法构筑完备的掩体。但是绝大部分士兵还是利用有限的时间挖出了一个个或浅或深的单兵掩体。而工兵的弟兄们则帮助机枪组和迫击炮组构筑临时机枪掩体和炮巢。双方最多也只有半个多小时的时间,但是就算如此,位于一线的重火力组依然可以构建一个建议的半埋式掩体。当然了,这个半埋式掩体没有顶棚。不过也够机枪组的兄弟们藏身了。…。

。…。

在先头营准备御敌的时候,两个跟进的营则开始向两侧迂回。建立两翼的阵地,一方面用于防治对方迂回包抄。另一方面则可以从侧翼压制对方的攻势。因为后接敌,所以北洋两翼的部队有更多的时间去建立阵地。不过总体而言,北洋陆军还是倾向于防守反击,虽说比较保守但是绝对实用,面对拥有机枪和火炮的敌军,贸然冲锋时绝对不可取的。

相对而言俄国陆军更具有进攻性。不过这种进攻更显的有些鲁莽。或者说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