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海权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73部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里,霍兰制造了一艘成功的作战用潜艇,这艘不足50英尺的小家伙可以搭乘5人并且有一个鱼雷发射管,使用汽油机提供动力,水上航速7节,续航力1000多海里,水下航速5节,以电池为动力续航力达50海里。而在1900年法国人已经生产出来了双层壳潜艇,并且装备了专门的潜射鱼雷。…。

可以说现在的潜艇距离成功只差一步之遥,这就是柴油机的应用!只要装备上柴油机,此时的潜艇和1战时的潜艇已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了(1906年德国海军接受了第一艘U艇),柴油机做动力,蓄电池提供水下航行动力,配备有新式的装备有陀螺仪的热动力鱼雷,在加上蔡司生产的品质优良的潜望镜,可以说,只要设计得当,制造一批原始版U艇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如果再优化一下船型的话,在南海范围内执行任务并不是不可能。。…。

而在当时没有声纳的时代。。唯一可以用于反潜的就只有那些不怎么靠谱的水听器了,对了,还有那些故障频频的深水炸弹!而在徐杰的计划中,徐杰需要依靠德国出众的柴油机和新式潜望镜来武装这条还未长成的鲨鱼!

新式的潜艇吨位必须达到400吨到500吨,只有这样才有足够的续航力抵达南海的另一端去执行战斗任务。同时还要配备新式的500MM以上口径的大威力鱼雷。至少也要有4个以上的发射管,毕竟鱼雷装填起来很是费劲。再加上潜艇速度过慢,基本上打一轮后就再也没有攻击的机会了,鱼雷管的数量直接决定了潜艇的打击效率。此外还要给潜艇装备无线电,虽然不打算靠这东西和总部联系上,但是至少可以在一定限度内让潜艇之间保持联系。

这年代还没有无线电侧向技术,不用担心使用无线电暴露了行踪。同时可以实现共享数据,如果俄国人真要利用荷兰人的港口的话,那么所有出现在南海的荷兰籍和俄籍运输船都将是打击目标。对了。最好还能带一点水雷,潜艇携带水雷对地方港口实施攻势布雷的话,这倒是很不错吨的主意,想到对方在家门口就撞上水雷,徐杰不由得笑出声来。。…。

总之,潜艇战的物质条件已经具备,现在徐杰需要认真的制定一个体系,一个适合现在情况的潜艇战体系。在对俄国人实施潜艇战的同时,徐杰还需要制定一个完整的反潜体系,应对俄国人可能采取的潜艇破袭战,虽然历史上俄国人有潜艇并没有投入战斗,但是现在情况发生变化了,徐杰可不敢赌!

感谢书友胖子石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五百一十一章 潜艇战和反潜体系

任何武器都要依赖一个体系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任何望向单纯靠武器本身的性能而大杀四方是不可能的。无论是曾经纵横海上的战列舰,还是那些曾经让大英帝国紧张不已的纳粹狼群亦或者是在太平洋上横行无忌的航母战斗群,他们都是依托体系而作战的。

对于潜艇来说也是这样,当年德国2战的海底狼群可以横行一时,其根本原因就是德国海军为潜艇打造了一套从情报收集到后勤补给一整套海上作战体系,其中情报收集和补给被称为德国潜艇横行大洋的根本,毕竟依靠航速偏慢的潜艇想要在茫茫大海上搜索敌人那无异于大海捞针,而在辽阔的大洋上要是没有补给的话,潜艇有限的续航力将使破交效率大大下降,出去一次吗都捞不着也是正常的。

针对这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德国人当时是这样解决的,首先侦察方面可以说是三管齐下,在国外的间谍将搜集的情报送回国内,同时在靠近欧洲的地区派遣FW200远程巡逻机进行搜索。。最后就是靠潜艇跟踪定位。当得到运输船队的情报后,德国海军部会通过长波电台将信息送到目标海域,然后各潜艇之间进行协调和配合,当夜幕降临后,展开对护航船队的围杀。。…。

而在补给方面,除了尽可能的提高潜艇的续航力外,剩下的重要手段就是举世闻名的奶牛补给潜艇。庞大的奶牛提供的燃料和弹药让U艇的作战范围拓展到了大洋彼岸,曾经让美国沿岸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但是因为技术条件限制。徐杰不可能获得如此全面的体系,所以在情报和补给方面,徐杰打算这样安排。情报方面依然需要依靠隐藏在荷属东印度地区的特工提供情报。但是考虑到有线电报在战争时期一定会被严格控制,徐杰只能想方设法将无线电报发报机送到荷属印度尼西亚。然后藏在隐蔽地点。

也许有人会说一旦被发现了怎么办。怎么说呢?荷兰对殖民地的控制其实还是很薄弱的,有万岛之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