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是世界第二了。比大英帝国都要多!
德国没有多少海外殖民地,那么这支庞大的舰队的敌人会是谁呢?法国人?不可能,法国和德国虽然是宿敌,但是真正决定双方命运的是陆战。俄国人也是这样。那么这支强大的舰队的潜在对手只能有一个。那就是堵在北海出口的英国本土舰队!。…。
要是单独的德国舰队,英国人不用过分紧张,杰里科自信,就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英国海军绝对不会落在下峰,德国工业虽强。但是德国的根本在陆军,所以在海军方面的投入不可能和英国人相提并论。只要英国海军建设不发生大的失误,那么德国海军没有机会战胜英国皇家海军的。
但是除了德国海军以外。在地中海,英国人发现还有其他的两个麻烦,这就是意大利和奥匈帝国。在德国人的协调下,意大利和奥匈这两个几十年的宿敌居然结盟了,当德国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结成同盟的时候,英国白厅的人都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耳朵听错了,但是杰里科知道,这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其实是必然的!
和英法德三国相比,奥匈和意大利只能算是二流清国,甚至有人戏谑的称这两个国家为穷人的帝国,意大利根基浅薄,奥匈帝国内部的民族问题就足够让统治者烦恼的了。没有德国的帮助,奥匈帝国无法抵抗俄国向巴尔干地区的渗透,而没有德国的帮助,意大利独立时割让给法国的领土就永远也拿不回来。两个国家虽然是敌对,但是都要靠德国才行。所以在德国人的撮合下,往日的仇敌也会坐在一起!…。
。…。
如果仅仅说国力的话,这两个国家还不入流,但是考虑到地缘政治的话,可就相当不妙了,首先说意大利,意大利是一个半岛国家,其陆军防线只是在北部的崇山峻岭上,复杂的地形和高山让大规模兵团作战相当难以进行,所以意大利可以挤出大量的资金用来发展海军,尤其是和奥匈帝国和解后,意大利的防御正面就只剩下法国一家了,而法国的主要敌人是德国,这样一来陆地无忧的意大利其海军力量将进入高速扩张阶段。
意大利海军加上奥匈帝国海军再加上德国海军,一个在地中海牵制大英帝国舰队,另一个在北海伺机寻找和帝国决战的机会。如此一来英国皇家海军将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情况相当的不妙。
虽然意大利海军的素质不得而知,但是仅就硬件而言,意大利海军的战斗力绝对比吨位上反应出来的数据要高得多。。清一色的新式战舰。再加上长期出售战舰获得的资金,让意大利的海军扩张速度也非常快。
面对以上情况,杰里科敏锐的感觉到,大英帝国现在需要的是能在决战中战胜对手,而不是对付那些四处乱窜的破交战舰。现在的情况是无论德国还是意大利都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海域中,他们没法出去破交。只能在封闭的海域中和英国皇家海军打舰队战,但是正因为这个原因,一旦决战失利的话,对大英帝国的损害将是致命的!(在历史上丘吉尔曾这样评价杰里科,称他为可以在一下午时间里输掉战争的人!)。…。
但是现在,费舍尔爵士还是力图推行他的快速战舰计划,建造速度超快,火力也不错,但是防护茶几的战舰,并且力图用绝对的火力和数量优势来在决战中压倒对手。这个想法看似不错,但是实际上根本行不通。火力防御和航速一起构成了战舰的性能,单纯某一项性能的缺失都会对战舰造成致命的影响。比如说当年甲午海战中的高砂号和归远号,论火力,双方差距其实不算太大,航速相当。但是一个是穹甲船一个是装甲船,这就造成了前者在归远级的打击下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别看当时是被群殴掉的,即使单独决战的话,也绝对不行。
同样的例子在美西战争中也有。单纯说火力的话,奥林匹亚号绝对是不错的,但是从实战中的表现来看,依然不如归远级的改进版。所以那些妄图在海战中单纯凭借火力和航速来压倒对手的想法都是错误的,都是整天坐在办公室中数着战舰数量臆断出来的!至于过高的航速,虽然说航速越高越好,但是航速的提升受到了动力系统和造价的限制,当航速高到一定程度后。那么边际效益就太低了。倒不如把有效的资源用在别的地方。。…。
面对潜在挑战者的挑战。杰里科确定英国皇家海军需要的不是那些吨位巨大却不能上战列线的家伙,而是那些航速适中,火力凶猛防护优良的战列舰。如果是平时,仅仅是少将的杰里科确实无法左右海军的造船政策,但是这次不一样。杰里科奉命去和华夏代表严博勋谈技术转让的问题,因为费舍尔对华夏的情况也不了解,所以在交待任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