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海权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79部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的。吨位最多不能超过2万1千吨,如果要在国内造,那就必须限制吨位。。…。

不得不说,徐杰要求的有点多了,拥有战列舰的吨位和较高的航速。还要保证炮塔之间的距离,吨位还要尽量压缩,要知道,1战是的德国战列巡洋舰吕措夫号装备了8门12寸炮吨位就到了2万6千多吨,虽然,自己的新式战舰动力连吕措夫的一半正常功率都没有,虽然自己的3联炮塔更加节省重量。防护也没有吕措夫好。但是直接压了5000吨,还是有些过分。

徐杰这时候发现自己有些贪心了,就像葛朗台对自己的每一个金币都看的死死的一样。徐杰对战舰的吨位和性能也是相当苛求的。中轴布局不能改,3联炮塔9门炮不能少。炮塔之间的距离要保持这也是一定的,防护和航速,削减哪一项都是徐杰不愿意看到的。于是乎问题陷入了一个死结。…。

但就在这时,华夏设计局的一个叫肖傅翰的设计师提交上了一个设计思路,原来,在严博勋将相关问题发给徐杰的同时,也将同样发到了华夏海军设计院的几个资深设计师哪里,毕竟徐杰身为总理事情很多,最多也就是给个指示,而华夏设计院的这些人则是专门干这个的,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处理这件事。。…。

不得不说,那个名叫肖傅翰的设计师还真是兼顾了徐杰对这艘快速战列舰的要求,而且吨位也没增加,但是这个布局确实相当的另类!船首依然是艏楼布局,然后按了一座三联12寸主炮塔,但是另外两座炮塔则是布置在了后部。。其中第二座炮塔位于延长的艏楼上。而第三座炮塔则下降了一层甲板布局,而在后面两座炮塔之间则放置了辅机舱。

这样的布局不但很好的平衡了战舰前后的重量,而且节省了不少重量,比如说因为炮塔和辅机舱的后置,缩短了艏楼的长度。而且因为是尾部背负而不是艏楼背负,节省了整整一个炮座的重量。而且重心降低,稳性增加。可以说是个非常不错的设计,但是唯一的问题就是,这样的设计让正向火力大减,而重火力后部布置的方式,给人一种还没有开打就准备逃跑的感觉……。

而正是这种设计,让看过的人只摇头。海军部部长杨用霖甚至开玩笑说。这艘战舰更适合担任后卫!不过作为一个技术官僚,徐杰对这样的评价反而不太在意,他在意的只是这艘战舰到地有多高的性能。。…。

火炮后置又如何?两艘战舰船头对船尾的情况极少,至少双方纵向有一些距离,后面的炮塔在前面也有相当的射界,就如同他那个位面上法国黎赛留级战列舰一样,虽然炮塔全前置,但是后部只有60度是主炮无法覆盖的。所以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设计并不缺乏正向火力,而在战列线上,双方都是侧弦交战。火力发挥问题上更是与正统布局无异。

“难看就难看点吧,反正一样使用,能打能抗能跑才是战斗力啊。”最终徐杰终于首肯,就这样,世界上第一艘后向火力比前向火力都要强大的战列舰出笼了。而当严博勋看到这个电报时,也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不知道高傲的德国人是否会接受这样的布局,徐老大是一个实际的人,但是威廉二世可把面子看的很重啊。”而最终的结果则是,德国人宁可增加重量也绝不接受这种看起来随时准备逃跑的战舰,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感谢书友翱翔于宇宙的星群的打赏,以及书友韩江蛟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五百二十四章 战巡横空出世

1900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也注定是世界海军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如果说由华夏、德国和意大利掀起的无畏舰风潮迅速传遍全球导致各大列强主力舰大换血的序幕缓缓拉开的话,那么在1900年年中在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和德意志威廉皇家海军造船厂开工的两级战列巡洋舰就拉开了快速战舰的无畏化进程。在这一刻世界为之震惊。整个世界海军体系重新跨入了新的时代。

在英国,皇家海军的掌门人费舍尔将军居然破天荒的亲自参加一型战列舰的开工仪式,并且亲手放下了第一块龙骨。在开工仪式上,费舍尔将军满脸的红光无法掩饰自己的兴奋与激动。“诸位先生们女士们,首先,我代表英国皇家海军和订购改型战舰的华夏海军感谢大家的到了。在你们面前的,是一艘前所未有的战舰。他的意义比前不久在德意志和意大利开工的两级战舰还要重大。”简单的开场白。。让人感到了皇家海军的霸气与自豪,当然也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