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海权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93部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和方向的徐杰肯定会根据当时的工业水平来设计出一款还算堪用的坦克,虽然现在这个位面上的科技水平比当年徐杰那个位面高上一些,但是还不至于在领先10年,所以在徐杰的坦克计划中,大口径炮就不要想了。徐杰强调的是防护和速度,至于火力够用就可以,当然还有一个重点即使耐用,老出故障可不行!

相对于1战动则十几吨二十吨的坦克,徐杰想都不要,一方面现在技术就算弄出来,稳定性和造价也不是自己可以接受的,另一方面是在野外作战,也不需要这么重的坦克,反正是对付俄国骑兵,够用就可以。所以参考雷诺病适度放大,就成了徐杰设计坦克的基础。

火力方面徐杰要求不高,继续使用原有的37MM火炮就行,这东西打没有掩体的步兵和骑兵简直就是神器,而且不用装填手。炮手配合供弹弹鼓一个人就可以。机枪方面需要有一到两挺,对付俄国人的人海战术。

需要着重关注的是防护。战防炮和坦克是一对天生的冤家。双方相生相克又相互促进。坦克并不仅仅是挡住机枪子弹就可以了,还必须挡住一定威力的炮弹,否则对方在阵地上安放几门战防炮直接就把昂贵的坦克打成零件的话,坦克也就失去了意义,当年曾经风靡一时的快速坦克之所以会衰落,根本原因就是那怕37MM的坦克炮都可以轻易撕开快速坦克的装甲,坦克强调的是攻防兼备,失去一点,那么坦克的作用就会大大降低!。…。

所以,徐杰对防护要求很高,至少要能挡住57MM加农炮炮弹,要实现这一点,对于穿越者来说也不难,正面装甲达到BM并且有45度左右的倾角的话,那么500米外没有配有专门穿甲弹的57MM炮将没有任何办法!至于更高级别的火炮,比如说法国人的施耐德75快炮,这个想都不用想了。柳接在一起的装甲面对长倍径的BM加农炮,就算因为角度和距离问题偶尔扛住了,巨大的震动也会让柳钉脱落甚至在车仓中飞射。要是真碰上了。那就自认倒霉吧!好在BM速射炮重达1吨多,单纯靠马匹机动的话也不方便,而且造价昂贵,俄国人应该没有多少吧。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速度和行程的问题,考虑到当时悲催的发动机,这种坦克最多也就配90HP王右的发动机,重量不超过1',乘员数限定在3人,公路行驶速度达到1PKM每小时还是有机会的。如果越野的话,到1AKM每小时就可以了。至于行程问题,徐杰的要求是必须在1CCbM左右,这看似很难达到,但是考虑到1战时的移动碉堡们都可以有ZCMKM的行程,而且自己还有锰钢履带这个外挂,减重版减炮版的小坦克达到KCKM的行程还是有机会的。虽然速度比不上骑兵,但是好歹比步兵要快上不少。。…。

坦克的技术标准已经整理出来了,但是不代表这支装甲部队规划已经成型了,实际上在坦克只是装甲部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作为穿越者,既然已经决定要先弄出一支装甲部队,那么就不能只能坦克。突击炮,自行火炮以及装甲抢修车等单位都必须弄出来,否则这支瘸腿的装甲部队不堪大用!

感谢书友翱翔于宇宙的星群的打赏~~~~~。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五百五十章 华夏第一代装甲部队

在装甲部队的体系中,坦克的任务就是进攻,用自己的速度火力和防护在对方的防御体系中撕开一个缺口,并且在后续步兵的配合下扩大战果进而完成对敌军的包围。但是战争中不可能只有进攻而没有防御,也不可能让坦克自己唱独角戏而没其它兵种什么事情。在还没有空军的情况下,徐杰对装甲快速部队的定义是坦克负责死开突破口。突击炮负责支援步兵和防守,各种卡车炮负责远距离火力支援,而随行的步兵则乘坐卡车或者原始版的装甲车负责跟进。对了,还有各种装甲抢修车和保障车辆负责补给。只有这样,这支装甲部队才能形成真正的战斗力。

说到突击炮。这种在开始设计时用于掩护步兵作战,为步兵提供直瞄火力的单位。比如说德国2战时期大名鼎鼎的三号突击炮,各种改进型可谓是玲琅满目,有装75MM短炮用来打掩体反步兵的,也有装75MM长管火炮兼职反坦克的。后来德国人甚至把105MM榴弹炮也装上去了。所履行的任务也从开始的反步兵到最后的兼职反坦克。。其实突击炮和后来的坦克歼击车差不多,(突击炮防护差一些。而苏联军队中,对这些东西的区分则更不明确。)你给突击炮换上一门威力足够大的反坦克炮那就是坦克歼击车。可以说在德国坦克身后,各种突击炮作为忠实的伙伴陪伴左右,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