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绝决啊。这是从根本上消耗帝国的战争潜力啊。”看着逐渐在德国境内推进的2个俄国集团军群,施里芬咬牙切齿的说道!为今之计就是调集西线的兵力投入到东线之中。先将俄国人赶出去再说,但是本就无法攻破的英法防线在抽走兵力之后更是不可能了。所以只能相持。俄国人也确实不耐打。虽然彭毅指挥方面没有犯太大的错误。虽然彭毅在得知德军主力东进之后就已经开始撤退了,但是俄国军队实在是不堪,无论是士兵素质还是装备方面都无法和英法相比,最多也就比奥地利和意大利陆军稍强一些。在累计损失了2成部队后,俄国陆军终于在波罗的海一线稳住了阵脚。开始学习西线一般吭哧吭哧的挖掘堑壕和工事!。…。
“如果我们在西线失去的是两个装甲师而不是四个的话,我可以轻易的将俄国人的防线打成筛子。”看着那条横贯整个东线仓促修建的防线,施里芬撇撇嘴有些不甘的说道,但是现在。说什么也都晚了,在西线的战斗让施里芬最为锋利的军刀严重受挫。而这些价格高昂的坦克和其它重武器在战时不是那么容易弥补的!…。
“或许一开始我们就应该将主力放在东线,打垮了俄国人以后我们再调头向西。”施里芬看着东线上错综复杂的战线自语道。相对而言,东线比西线更容易突破,俄国人没有修建一条横贯整条战线的钢筋混凝土防线,一方面是俄国人没有足够的实力来完成这条比西线更长更庞大的防线,另一方面就是实际的地理情况让俄国人在波德平原上无险可守。可以说东西是德国人最喜欢的地形,平原地区一望无际的平远,这里是大兵团作战的最佳战场。有足够多的缝隙可供穿插,如果你有一支高机动性的装甲部队,那么恭喜你,你可以轻易的击穿俄国人脆弱的防线然后绕到他们后方去分割包围对手。。…。
在西线的铜墙铁壁般的防护下撞的头破血流。。而在东线尝到甜头的施里芬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这个错误就是对于宿敌法国的轻视和对身为欧洲压路机的俄国的一种畏惧,现在的战争早已不是当年拿破仑时期靠着兵力来决定胜负的时代了。俄国在1战前从来就不是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其所依靠的不过是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广袤的土地还有俄国的严冬。但是现在,面对由工业化武装起来的现代化军团,俄国人的虎皮被逐渐的剥离掉露出了虚弱的本质!
而在下一阶段的战役中,施里芬将主力打击方向定在了东线。以战养战。虽然俄国人字撤退的时候依然毁掉了能毁掉的一切,但是德国部队多少还是可以收获一些粮食,对于俄国人那点工业,德国人根本看不上,不过对于粮食这类可以果腹的东西,德国人可以来者不拒,而就在德国在东线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英法联军则在西线发动了一系列的进攻!并且一直没有出现的英法两国装甲部队也首先登场!。…。
西线是毫无花巧可言的对撞,德国人有地利优势,英法两国有足够的资源和人力去填平德国的防线,除非主力重新回到西线。否则西线就会变得岌岌可危。虽然施里芬在东西获得了大胜,但是始终无法逼迫俄国人投降,而要是将主力折回的话,就又重新回到了双方开始时的情况。德国最终的结果就是被对手耗死!
“这次推演的意义已经达到了,再拖延下去只不过是浪费时间。虽然这次推演并不完整,双方海上力量并没有发力,同时也没考虑别的大国因素,但是我想我们已经明白了我们的错误,现在到了解决问题的时候。我建议结束这次推演。”在推演开始后的第五天,施里芬放下手中的军表正色说道。
感谢书友空晨的月票支持~~~。今天是推荐最后一天,希望大家能支持一下~~~。谢谢了~~~。(未完待续……)
。
。,
。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五百五十九章 大家一起对付俄国吧
“我们在西线面对的情况时死局,奥地利和意大利陆军和精锐的英法联军比起来战斗力太差,防守尚且可以,进攻根本不用指望。而德国陆军面对英法两国的堑壕方向和配属期间的火炮自动武器也十分难办,我们可以打穿一条或者多条方向,但是我们不可能打穿纵深十几公里的防御阵地和遍布其间的要塞,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集中主力打败俄国,然后在西线保持守势,在我们击败俄国人后,我们则可以需求和英法之间的和平。一旦我们获得了整个波兰,波罗的海三国甚至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话,那么帝国的领土将扩大1倍以上!帝国才有更哈的发展空间!而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们需要和华夏共和国紧密协作,让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