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海权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06部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君不见,在徐杰那个位面的日俄战争中,日本人为了攻破旅顺要塞可是下了血本的!…。

。…。

所以可以预见,在防御工事方面,只要后面的建筑材料能跟上,质量还是有保障的,在短时间内,想要用重炮敲开俄国人的钢筋混凝土核桃也是很费劲的!那么剩下的任务就是如何阻挡北洋陆军对非要塞区的进攻了。

作为一个陆军大国,俄国人的陆军战役策划部门也是十分老道的,兵器推演等做的也很不错,在大比例沙盘上,俄国人将双方兵力依次摆开,然后开始推演整个战争过程。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推演后,俄国人也成功的发现了华夏陆军的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和俄国人遇上的问题完全一样。。那就是部队机动性,以及步兵和炮兵火力脱节的问题!

和当时各国步兵一样,绝大多数步兵都要靠两条腿走,正如后世一部励志电视剧中说的那样,步兵就是用脚走出来的!而步兵进攻自然无法带足够多的重火力,一挺有掩体保护的机枪压制一个连的步兵一点问题都没有。而大量的火炮是要用马匹和车辆从后面运的!即使47MM、57MM这样的小炮都不是人力可以长距离运输的,至于像75加农炮和105MM以上的火炮更是这样!俄国人的马匹远比华夏陆军多尚且做不到,更何况华夏陆军呢?由此可见。这一次的战斗将是华夏步兵冒着俄国人的炮火前进!。…。

这其中唯一一个变数就是那支在内蒙作战中大放异彩的装甲汽车部队。这支部队在俄国人看来完全融合了机动性和攻击力。对防御方的压力很大。倒不是说俄国人缺乏摧毁这种战车的火炮,47MM炮都可以将其脆弱的装甲击穿,但是问题是,俄国人需要把自己的炮兵部署在宽达上百公里的防线上,如此大的正面,让火力密度急剧下降。除非你能找准对方的突击方向。否则的话,就是对方一大堆坦克和步兵攻击你一个点,等到后续重装备上来后,俄国陆军又要在火力居于劣势的情况下交战了。

而此时,俄国人在对比了华夏陆军突破防线时的作战方式后发现,华夏陆军的攻击在开始都是以精锐小部队在炮兵的掩护下展开突破,炮兵负责迟滞对方的增援,而精锐部队则依靠高速和强大的火力瞬间打开缺口。进而等待大部队赶到后突破对方的防线。面对这种攻击模式,俄国人发现自己迫切需要一种可以迅速赶到战场,并且能以相对优势的火力击溃对方精锐部队的救火队,而这支部队就成了俄国历史上第一支快速反应部队!(未完待续……)

。,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五百七十四章 俄式快速部队

“为了抵御华夏陆军可能的装甲车进攻矛头,我们必须为这支部队装备轻便可靠的火炮,并且需要配备足够多的驮马来运输。为了对付伴随装甲车进攻的华夏陆军精锐步兵,我们需要装备易于携带的轻机枪和迫击炮。而在内线作战中,我们必须要保证道路的畅通,以便能够方便快速的进行增援。这支部队将成为俄国陆军的拳头部队,既可以用来折断对方的进攻矛头,又可以用来在必要的时候发动反击。”库罗帕特金在备忘录中这样写道。

这支部队强调的就是机动性和火力,而为了尽可能的强化这支部队的火力,俄国人可是下了血本的,为了弥补自动火力的不足,俄国人专门从丹麦进口了港研发不久的麦德森式机枪,而这种机枪和徐杰那个位面上的麦德森机枪几乎一样,不过,现在世界上第一种机枪已经不是麦德森了,而是北洋使用的改进版机枪。

不得不说,麦德森机枪在枪械历史上绝对算成功作品。。重量很轻,只有不到10公斤,而且采用了快速更换枪管的设计,机枪射击冷却不再依靠淡水也不再依靠风冷,打上两百来发子弹更换一下枪管就可以继续射击,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在寒带地区使用也很不错。如果在原来那个位面上,这款机枪绝对是不亚于刘易斯机枪的存在,而且在某些情况下,比更显笨拙的刘易斯还好用!。…。

但是在这个位面上,麦德森轻机枪和北洋最新的1901年式轻机枪相比就要差上一些了。在新式机枪问题上。徐杰再一次剽窃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且将其进行略微修改后,打上了1901式轻机枪的标签,而这种机枪就是徐杰那个位面上大名鼎鼎的德国MG42式通用机器。从冷却原理上来讲。无论是MG系列还是麦德森机枪都采用换装枪管再加以辅助风冷的方式进行。这一方面是因为水冷机枪受到各种不利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水冷机枪重量太大。刘易斯式机枪的冷却方式虽然不错,但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