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海权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09部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说道。

“好了,现在我们讨论别的问题。这次华夏共和国开出的条件其实已经很高了,当然,这并不仅仅是解决了帝国粮食和原材料的问题。而是说,华夏的国策已经和帝国需要很接近,这将为帝国带来战略上的优势。”一直沉默不语的冯卡普里维首相说道。

“从徐总理的表述上我们可以得到两个消息,第一点就是。华夏共和国已经不安于现在的控制范围,而是想要把领土向南方扩大,华夏海军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击败俄国和荷兰的联合舰队。而是将荷兰殖民地的部分甚至是大部分领土直接纳入到华夏共和国的版图之中,然后再利用那里的油田为我国提供原油!”舍尔想了想说道。。…。

“从军事角度来看确实如此,但是其中隐含的政治意义却不仅仅限于俄国和荷兰。荷兰能保住荷属东印度这块广阔的殖民地,根本原因不在于说荷兰有多强。而在于东南亚的实际掌控者英国并不想让别的强国插手东南亚!荷属东印度这块庞大的殖民地掌控在荷兰人手中不过是一个可以提供一些资源和赋税而已。但是要是掌握在一些大国手中的话。那么对大英帝国在远东的权益将是致命的!”冯卡普里维说道。

“那就意味着英国和华夏可能会再将来发生冲突?除非其中一方主动退缩?”舍尔问道。如果大英帝国能在远东有一个对手的话,那么对于德国公海舰队来说绝对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尤其是这个对手还拥有足够的实力的情况下!想一想,大英帝国如果把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海军力量要是布置在远东的话那会是什么情况?

在地中海,势单力孤的法国海军将被意大利海军和奥匈帝国海军所压制,而在北海,大英帝国那令人恐怖的大舰队最多也就和德国公海舰队保持均势!这就意味着打败英国舰队是一件绝对可能的事情。只要一场战役,就有可能奠定胜局!继而迫使这个纵横大洋数百年的国家屈服。一想到这里,舍尔内心深处就不由的激动起来!…。

。…。

“冲突可能并不会发生,但是如果英国依然想保持在远东的权威的话,那么就必须增加兵力,而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而为了能让英国和华夏之间的冲突激烈一些,我认为我们应该帮助华夏,至少要让华夏获得部分荷兰殖民地,一个国家如果把一块肉吞进肚子里的话,那么只有战争才可能让他失去这块土地,当一支军队为一块领土而流血的话,那么在未来,他会不惜流更多的血来保护它!”亨利亲王说道。

“说的更详细点,这种情况和当年普法战争结束后的德法两国关系一样,因为高达50亿法郎的赔款,再加上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土地,这些条件已经让两国变成了不死不休的仇敌!虽然阿尔萨斯和洛林的铁矿为帝国工业提供了极大的主力,50亿法郎的赔款也让帝国的银行不再为资金发愁,但是从战略上来讲。。两个大国再无和解的可能!这是一个错误!”帝国首相有些哀伤的说道。

当年即使德意志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也是反对提出如此苛刻的条件的,尤其是对大国提出这样的条件,当年和奥匈帝国打完后,德国人并不苛刻的要求为德国赢得了一个盟友。而在对法问题上,以老毛奇为首的德国陆军强烈要求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并入到德国,以便获得一个对法地形优势,同时可以讲阿尔萨斯和洛林的铁矿和鲁尔区的煤矿连为一体,从军事和经济上来说,这样做确实没错,但是从战略上来讲,德国不可避免的与一个欧洲大国结仇!从而老毛奇等人就一直为如何解决两线作战的问题而发愁!。…。

“从战略角度来看,帮助华夏获取东南亚的土地确实可以说是一本万利,如果华夏无法获取东南亚的荷兰殖民地。那么他与英国之间将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冲突,华夏在东亚称王称霸已经是事实,英国人只会承认。而失去了扩张机会的华夏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偃旗息鼓,就像经历了美西战争惨败后的美国那样。这样一来,我们不但失去了远东的油田,同时也无法通过华夏共和国来牵制英国。无论是获得石油,还是牵制英国都是德意志帝国不能放弃的。”亨利亲王看没有人反对,于是就这个问题定下了基调!

“那么徐总理第二点暗示是什么?对俄国依然不会放松警惕?这是什么意思?如果这场战争的结果是华夏取得了胜利,那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俄国将无力东顾。华夏共和国北面的边境其实已经相当安全了,但是华夏依然会对北边保持相当的警惕,难道说华夏可能会主动和俄国开战?”兴登堡将信将疑的说道。

“从这句话上来理解。这种敌意很肯能演变成实际的行动,但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