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舰尤其是轻型战舰必须兼顾试航性。至于抗沉性吗,德国人也有想法。除了船大能抗更多的炮弹之外,如何保证弹药库不被一发入魂,如何保证有尽可能多的浮力德国人可是很有心得的。所以这艘战舰虽然没有水线装甲。但是穹甲和放火做的非常好,而且舰桥使用的还是大隔舱。
也许有人就问了,舰桥使用大隔舱有好处吗?一发炮弹打上去,整个隔舱都没法用了。为什么不用小隔舱舰桥?其实用小隔舱来减少损失不过是某些没有实战经验的人的主观臆断而已。小隔舱就可以把高爆弹的损失降低了吗?显然不是!要知道,炮弹你们是有炸药的,而炸药时会爆炸的!
要知道一发6寸高爆弹炮弹重达45。2KG而里面的苦味酸炸药是6到7KG。如此大的装药量一旦爆炸产生的破片都是极其有杀伤力的,普通船板根本挡不住,即使采用小隔舱,船体上部建筑物被打穿后。依然可以损毁数个隔舱,而且因为隔舱破裂。可以带来更多的弹片,二次杀伤的效果反而会更厉害!。…。
你要说都加上一定的防护。那也行啊,但是如果小隔舱还要加一堆防护的话,这重量可就超标了!所以德国人干脆就弄个大隔舱,然后隔舱壁弄的厚一些完事!当然了水线以上是大隔舱,但是水线以下就是小隔舱了,这个是原则问题没法改的!
同时德国人新式的布莱梅型轻型巡洋舰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继续保留了6寸火炮,而且舍弃了首尾两个双联装的布局,全部都改用单联装,从头到尾是沿中轴分部的6个单装炮廊炮!船首尾各两个背负的,船体舯部还有两个,剩下2门则在船首前部的左右耳台中!一艘船8门6寸炮。同时还装备了大量的88MM或者50MM速射炮,布莱梅级一共三艘战舰,其中2艘是88MM炮,另外两艘则是50MM炮,之所以弄成这样,原因很简单,德国人也不知道到底是数量较少的88炮好用还是数量较多的50MM炮好用!既然结果不清楚,那就两边押宝吧!…。
而反观其他国家的轻型巡洋舰,包括华夏共和国的计划舰,都是使用了120MM舰炮甚至是更小的105MM舰炮作为武器,因为在其它国家眼中,面对几乎没有防护的轻型巡洋舰,无论是6寸炮还是4。7寸炮亦或者更小的105MM炮都可以将轻巡洋舰打的稀烂,前提是炮弹足够多的情况下,而炮弹足够多的标准就是投射量要足,显然4。7寸炮和105MM炮的炮弹更轻,而且状态起来更迅速。。…。
但是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4。7寸炮和105MM级别的火炮真的可以通过投射量来获得更大的优势吗?当刘步蟾问道德国人为何依然选择6寸炮的时候,德国人就说了一句话:“4。7寸炮的炸药量只有6寸炮的一半不到,而射速上4。7寸炮不可能达到6寸炮的一倍以上,再加上同等投射量的情况下,重炮炮弹的威力显然高于小炮炮弹。。所以这个结果很明显!”
至于说为何德国人放弃了双联装的6寸炮而是不厌其烦的使用单装6寸,以至于在船中心线上弄了6个炮廊,也是有原因的。第一,双联装6寸炮的转速太慢,作为一艘小型战舰,它不可能像无畏舰那样装备完善的观瞄和火控系统。两支小型舰队交战时,说白了就是用直瞄瞄准镜在5KM以内的距离上互相丢炮弹。再加上速度极快,所以要求火炮转动必须要跟得上敌舰,而双联装火炮的转速就很成问题。而历史上相似的就是美国2战驱逐舰上有不少都采用5座单装炮塔。就是为了保证转速利于防空。
而第二点就是秉承着不要把鸡蛋都扔到一个篮子中的理论,一艘4000吨的战舰你想要让火炮防护对方打来的4。7寸炮弹或者6寸炮弹实在是太困难了,炮塔也不要想了。多派几个壮实点的水兵抗炮弹的了,你要是弄双联装炮廊的话。那对方一炮上去就会让你损失2门炮,而如果是单装炮廊的话,那就是1门炮,而且因为船体足够长,所以在中轴布置6门火炮一点问题也没有。。…。
而除了布莱梅型轻型巡洋舰以外。其它各型巡洋舰包括德国人的德累斯顿型轻型巡洋舰上面都装有8到10门105MM或者120MM速射炮。而且还带有一定量的雷装,少则2座2联装18寸鱼雷发射管,多则3座两联装18寸鱼雷发射管。在各国海军的设计中,这些轻型巡洋舰不但要对付对方的鱼雷艇,必要的时候还要用来实施雷击。而德国人只是在船体水下部分装有2座单装鱼雷发射管。按照德国人的设计,这款战舰的作用就是全面压制对方的前卫战舰和雷击战舰为自己的主力舰提供卫护。至于雷击什么的。还是交给专业的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