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海权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75部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而在这个位面,奥匈帝国的无畏舰依然难产!知道意大利的第一艘无畏舰下水后,奥匈帝国还在为未来的无畏舰计划争吵不休,他们的计划很保守,斯柯达的350MM重炮并没在他们的候选名单之中,奥匈帝国甚至打算弄一款12寸50L主炮了事。而在设计方面他们也倾向于找一个成功的范例就行了,反正弗里茨国王只是爱好也不太懂。至于在海上和对手拼命?虽然奥地利人不想承认。。但是在这个位面上,德奥意三国同盟在地中海的战斗还要意大利唱主角!然后想来想去,奥地利人感到华夏海军的龙兴级战列舰还是蛮不错的,要不就这样造上几艘,换上自己的新式12寸50L主炮?。…。

所以在这轮比历史上还要疯狂的无畏舰狂潮之中唯一没有被太大触动的就是奥匈帝国。至少目前是这样。奥匈帝国没有德意志帝国那样强大的国力,同时在地面上的压力一点也不小,除了对付俄国外。还要面对巴尔干半岛上那群小国。再加上奥匈帝国造舰经费莫名其妙的高,即使弗里茨对海军感兴趣,他也不得不控制海军的规模。“地中海的制海权恐怕就只能靠意大利人了。”虽然有些不甘心,但是形势比人强!

感谢书友有微风拂过和光之纳粹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六百八十六章 陆军装甲集群

伴随着爪哇海硝烟散尽,东南亚大海上争夺告一段落,损失巨大的俄国舰队灰溜溜的跑回了巴达维亚港等待着援军的到来,而华夏海军也集中在华夏东南沿海进行维护和补给为一下场战斗做准备。在海上战斗逐渐明朗的时候,华夏陆军的攻势也即将展开!面对上百公里的正面战场和拥有足够纵身的俄军防线,华夏陆军需要用自己全新的装备配上全新的作战理念去敲碎这个铁乌龟!

而现在以蔡锷为首的华夏装甲突击群指挥官们正在做着最后的准备。“为了节省装甲车辆宝贵的行程,我们专门通过临时铁路将这些宝贝疙瘩送到了前线的集结地,为了防止被发现,我们还专门在前线构筑了掩体和遮蔽所。但是即使这样,我们的每一次攻击依然不会持久,在前期推演中出现的在短时间内穿透对方数层防线的计划并不现实,不仅仅是战车的行程和补给不够。。步兵也很难跟上这些铁脚板的家伙。”一名军官说道。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战车的联络问题,在演习场上我们可以通过驾驶员露在外面然后用旗语进行联络。但是实战中这种方式的可靠性就会大打折扣,先不说人露在外面被打死的情况,即使我们在车顶机枪位置上加装钢板为乘员提供掩护,在浓烟密布的战场上也很难保证信息的传递。至于步兵和坦克之间的联系,不少部队甚至用步枪敲击战车外壳的方式进行沟通。这要是攻击一个浅纵深的阵地还算可以。时间一长了,恐怕各个战车分队自己都能跑丢了。”另一名负责技术的军官有些无奈的说道。。…。

“部队不是给每个装甲连都配属了一辆专门的指挥坦克了吗?每个装甲连下辖3个战斗排和一个连部。一共包括14辆战车。其中1辆没有装备武器专门负责指挥和通讯。”蔡锷想了想说道。

“这个只能保证战役指挥官和连级之间的联系。战车连内部之间的联系和与步兵之间的联系依然很困难,战车部队只能保证在交战后较短的时间内可以有组织的突破对方的防线,一旦向纵深发展必然会出现放羊的情况。更为重要的是装甲部队需要步兵掩护,但是我们又没有足够的运力去运送大量步兵伴随进攻。即使有,估计也么人敢在弹雨纷飞的战场上乘坐普通卡车吧?不少字”一名参谋有些犯难的说道,毕竟这些卡车可不像后世电影中汽车那样是“防弹的”。

针对这些问题,蔡锷和一干参谋也没啥好方便。技术的问题和资金问题是横在装甲突击群面前的两座大山。小小的战车装不下复杂昂贵外加笨重的联络系统。而步兵和坦克之间的联系更是难上加难。目前依然是旗语外加敲钢板。既然在硬件方面无法改变,那么蔡锷等人只能在战术方面进行突破了。。…。

装甲部队必须需要步兵掩护。这是一定的。当时的坦克速度并不快,在越野情况下让步兵跟上一点问题都没有。按理说步兵和坦克之间应该不至于脱节,毕竟根据分析,华夏共和国陆军都不知道坦克战怎么打。俄国人就更不知道反坦克战怎么打了!毕竟从没见过的攻击方式永远是效果最好的。

但是实际和理论总是有差别的。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