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防雷纵深要是不够的话,那就不止是进水了,说不定直接爆了弹药库或者动力舱都是轻的。。…。
华夏海军设计一般都是以精打细算著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尽量压缩吨位,但是他们在该用的吨位上绝对不会吝惜的。而现在的问题就是,英国人绝对为新式战舰装上更重的火炮和更强大的动力,结果吨位还和原有战舰一样,这其中到底省了多少猫腻恐怕只有设计者才清楚!…。
一想到自己以后将要指挥这样的舰队上去和德国公海舰队、意大利皇家舰队对抽,杰里科就有一些眼晕。这才是真正的犯罪加作死的节奏啊。战舰要的是战斗力可不是纸面光鲜啊!不过现在杰里科显然无法阻止皇家海军误入歧途。先别说他现在身在远东,就算回去了,他也绝对无法抵御费舍尔爵士以及那些背后势力的所作所为。不过要让杰里科就这样无视海军中的作死情况,这是不可能的。先不说要为皇家海军的未来着想。。就算从自己的角度来看作为大舰队司令的他也要为自己的安危着想啊!
杰里科作为一个军人的同时他也是一名政治家。否则的话他也不可能执掌这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海上力量。在遇上危机之后,他不会无动于衷,他可能会蛰伏可能会隐忍。但是终究会有所行动的。皇家海军是英王权杖中最为耀眼的明珠,他是不能有任何失误的。一丁点的失误都会导致举国的震撼。不明真相的群众们绝对可以让任何老牌政治家在极短的时间内灰飞烟灭。他们根本不会听从任何解释。他们只相信眼中的东西和看到某个政治家下台位置。。…。
“最多4年时间,我必须扭转这个局面,虽然手段绝对称不上正当,但是我的目的是为了大英帝国!”杰里科看着窗外的舰队说道。一个在后世曾经震惊一时的事件开始在杰里科心中酝酿。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athlon9527、知秋一葉1117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第七百五十四章 误入歧途的皇家海军。
第七百五十四章 误入歧途的皇家海军。,
。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七百五十五章 地方工业化
工业化是一个漫长而且相当艰巨的过程,其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以及坚定的国家意志才可以实现。比如说徐杰那个位面上苏联的工业化过程,虽然苏联的前身沙皇俄国在列强中算不上什么。但是人家好歹也曾经叫列强,也是能生产出无畏舰的主。苏联的工业化在20年代末呈爆发性增长,到1932年底,苏利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时候,(时间不到5年,不过4年多)苏联用四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建造了1500个大型工厂,工业产值相当于1913年的234。5%。其中机械制造业的产值更是超过了1913年的三倍之多!成果堪称辉煌,但是在这看似辉煌的成果背后是什么呢?
是惨重的国家代价,是对农业的极度压榨和对轻工业的极端忽视!从资源分配上来看,如果把苏联的基本建设资源设定为100%的话。。苏联用79。3%的资源用来建设重工业,用11。7的资源来建设农业,用仅仅9%的资源来建设轻工业,而这必然导致产业结构的失衡。再加上集体化农庄中苏联采取的各种措施和工业产品和农产品之间差距巨大的价格,苏联在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完全是农民和农业的血泪史。从1929年到1950年,20多年的时间里工业产品价格上升了20倍,而农产品价格几乎不变,以至于1950年的时候苏联的粮食产量还不如1913年的多,人均粮食拥有量更是下降了2成左右。由此可见当年苏联对农业的压榨有多厉害,更不要说伴随着变革过程中失去生命的人们!。…。
这件事情,你无法简单的评论对错,因为当时苏联的情况下是四面强敌环绕,不这样搞的话。苏联说不定就要完蛋,而且用剪刀差来压低农产品价格,太高工业产品的价格这种做法谁都用过。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但是这个过程是血腥的却是无法回避的史实。而过于倾向于重工业最终导致的产业结构失衡不仅仅是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更是影响到了后世的俄罗斯!
而在徐杰的工业化计划中,这样的事情当然是能避开就避开的!首先现在的华夏共和国确实需要工业化,不过这个工业化过程中首先要做到重工业和轻工业均衡发展。近6年的时间里,华夏共和国为了应对第二次华俄战争,可以说把相当一部分的资金都投入到了重工业领域,这种倾向性投入绝对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不过这是战争需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