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海权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22部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食品在内的军用食品。而这些食品的进口地自然只能是华夏共和国。“我们在一年之内需要进口至少四十万吨的各种食品作为储备。其中20万吨为各种罐头和饼干。经过数年的积累,我们可以保证德国在战时3年之内不会发生大的饥荒。”一名德国官员这样说道。…。

而除了粮食之外,德国从华夏进口的另外一个重点就是石油、橡胶、钨、锡等各种稀缺资源。德国人有的是铁和煤。但是现代工业不仅仅是有铁和煤就可以的。德国人既然决定了增加卡车的保有量。那么有一个问题就变得无法回避,那就是轮胎怎么办?现在还没有出现合成橡胶。那么如果想让车轮转的时间更长一些的话,就必须储备天然橡胶,而华夏刚刚控制的荷属东印度就是重要的橡胶产地之一!当然,现在这片地方叫华夏南洋特别行政区。旗下共划分了8个省级行政单位。。…。

石油和钨矿等各种金属矿产是另一个重点,虽然德国已经得到了罗马尼亚的石油,但是德国人知道,如果想让自己的战车和战舰跑的更快跑的更远,这点燃油远远不够!罗马尼亚一年能够给德国提供的燃料量不过200万吨左右。。而这点燃料还需要供应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甚至还有土耳其!所以德国需要每年从华夏进口30万吨以上的燃料作为战略储备。而橡胶更是珍惜资源,至于钨矿?这种东西可是生产穿甲弹的关键原料,而华夏又是著名的产钨国家,在双方的协议中,华夏共和国至少每年可以为德国提供1500吨左右的钨矿。而这个随着华夏开采量的增加也会随之提高。

第三项重要进口就是武器和弹药。这不是说德国不能生产这些武器,而是因为德国需要为他们的小弟着想,德奥意三国都是工业国家。他们确实不太需要进口额外的物资和弹药,至少在现阶段是这样。但是土耳其和罗马尼亚这些小伙伴们就不一样了。虽然他们使用的是德标,但是德国武器的价格普遍要比较贵。除了做工精良的原因之外,另外一个因素就是超高的人力成本。。…。

在土耳其人和罗马尼亚人看来,他们不太需要做工如同工艺品的德系武器,而是需要皮实耐用而且价格便宜的武器。而华夏共和国生产的各种德标武器显然非常适合这两个国家采购,首先规格一样,那就意味着对接没有太大的麻烦,其次,这些武器虽然做工方面有一些问题,但是价格便宜,华夏共和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让这些武器的价格比德国货便宜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除了价格之外,华夏政府还有另外一个优惠措施,那就是可以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搭售一些华夏共和国库存的武器和弹药。这对于需要大量准军事人员来镇压各地起义的土耳其帝国来说无疑是最具有吸引力的。这些准军事人员人员数量庞大。既然有更加低廉的武器的话,何尝不是一个节省经费的办法?

当然,双方在军购方面最大的合作项目还是土耳其和德国远东舰队从华夏订购战舰的合同,在合同中,德国表示可以为华夏提供船用锅炉和蒸汽机,同时同意在装甲、动力和火炮方面给华夏提供技术支持和相关设备,而华夏则提供船台和劳动力以及各种其它配件为土耳其和德国舰队生产3到4艘战列舰。。…。

最后一项则是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德国现在处于备战之中,而且是准备和英法俄三个工业强国大,更重要的是还要深入到俄国境内将其打趴下。对于交通运力的需求绝对不能和当年色当会战相比,更重要的是在俄国境内需要脱离铁路体系进行战斗,而俄国的路况,只能说你懂的。…。

所以,本着能拔脓就是好膏药的原则。在交通工具的储备上自然是多多益善。这就好比历史上的2战,德国除了自产卡车之外,还广泛征用占领区的各种运输车辆。虽然这些船的质量残次不齐,保养和零件的通用性也十分困难,但是只要能运载各种物资就可以。于是乎,华夏共和国生产的各种性能也许差一些,但是比较皮实而且价格足够低廉,维护方便的卡车也成了德国的购买目标。德国需要每年至少扩军15万,其运输问题始终是个难题。

除了普通卡车之外,华夏新设计的半履带车也受到了德国人的好评,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十分先进的思路。首先。。这种车辆的形势速度比较快,虽然比卡车慢一些,复杂一些,贵一些。但是是陆地上除了履带车辆之外唯一可以在荒野上广泛使用的车辆。可以伴随装甲部队展开攻击。而且除了作为运输车之外,其较大的载荷也比较适合改装成各种步兵用战车和自行火炮。经过对华俄战争中战例分析,德国人敏锐的发现了各种伴随坦克作战的炮兵和步兵的巨大作用。坦克永远不是那种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