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海权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39部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怨道。希望能至少再增加2艘左右的快速战列舰。。…。

不过舍尔认为希佩尔的担忧有些多余,因为从目前来看,英国人的整改计划的重点应该是战列舰,因为战列舰对航速没有太大的要求,无论是增加防护还是增加水下防雷都比较好吧,增加了重量无非是航速下降点,问题不大。但是要是这样改快速战列舰的话,那航速下降的多了。还怎么个快速法?前卫舰队的快速战列舰卖点就是高航速,速度下来了。那就不适合前卫作战了。

在和提尔皮茨进行了多次交流后。舍尔认为公海舰队的战舰升级计划必须加快!按照德国原来的计划,未来数年内德国舰队的构成应该是这样的,4艘拿骚级战列舰,2艘经过改进的赫尔格兰级战列舰,这些战舰将使用奥匈帝国的12寸45l主炮。然后是4艘装备了8门350mm炮,排水量在2万6千吨的凯撒型战列舰。这10艘战列舰构成了德国公海舰队的战列舰编队。在快速战列舰方面,德国还有2艘装备12寸45l炮的快速战列舰。冯德坦恩和毛奇号。此外,还有2艘装备8门350mm炮的快速战列舰戈本号和塞德利茨号。此外,德国还有2艘航速介于战列舰和快速战列舰之间的“万能型战列舰”。这一切构成了舍尔的所谓2+4+2+2的格局。。…。

经过这样一番筹划后。德国在1912年左右至少可以拥有16艘各种主力舰。原本这个计划是基本够用的。英国人虽然有数量优势,但是考虑到地中海和印度洋分战场的牵制,英国人的数量优势并不会太大。而且再考虑德国海军的质量优势。德国公海舰队有信心和对手交战。但是现在情况变得十分恶略,原本到了12年就可以几乎持平的力量现在看来有些不够用!

从历史上看,德国在1战前的造舰计划存在着很大的波动性。让我们系统的看一下德国无畏舰的开工时间吧,在1907年德国人开工了4艘拿骚级战列舰和1艘布吕歇尔型装甲巡洋舰(在康威上布吕歇尔算进主力舰,在这里我有依然按主力舰计算。)在1908年德国人开工了三艘赫尔格兰及战列舰和2艘战列巡洋舰(冯德坦恩号和毛奇号)。在1909年德国人开工了1艘赫尔格兰及战列舰和1艘凯撒级战列舰还有戈本号战列巡洋舰。到了1910年,德国人开工了三艘凯撒级战列舰。1911年德国人开工了1艘凯撒和3艘国王,外加一艘塞德利茨号。而1912年则是1艘国王级战列舰和2艘德芙林格级战列巡洋舰。1913年只有1艘巴伐利亚和1艘兴登堡级战列巡洋舰。创下了历史最低记录。…。

。…。

等到14年大战即将开始,德国海军依然没能找对状态。开工战舰数量依然很少,只有2艘战列舰。分别是1艘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和1艘萨克森级战列舰。到了1915年德国人发现自己的海军已经远远不够的时候,开始慌里慌张的开工第二艘萨克森级战列舰和3艘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但是此时德国的绝大部分资源已经投入陆战。。无论是萨克森级战列舰还是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最终都没有完工,而这部分整好是德国海军集大成者的存在!4艘15寸舰炮的战列舰只服役了2艘,4艘马肯森级快速战列舰一艘没成!德国人找对了路了,但是却没能力完成它,不得不说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情。

德国从1907年到1915年的开工速度可以用这几个数字来形容。5…5…3…3…5…2…2…4。在最为关键的1913年和1914年,德国海军没有吃住劲,没能抓紧最后的时间来发展自己,导致了1914年开战后的颓势,可以说到了1912年国王开工后,德国因为英国人的刺激和大口径火炮研发的滞后性而乱了方寸。直接跳15寸炮,而延误了军备进程。而这个位面虽然德国人极大的弥补了这个问题,但是现在依然进入了一个思考期,他们在考虑如果英国人强化了,德国该何去何从呢?。…。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昨天订阅持续悲剧中,月票也被挤到了500名后……!今天下午双更~~~,求支持求订阅……!(未完待续。。)。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七百九十五章 英国人的补救措施

“从现在开始,海军战舰建造计划的核心就是战斗力,我们将在数量、质量上同时超越对方。女王的政府给我们远多于德国人的拨款,我希望每一个英镑都能物尽其用!大英帝国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德国,还有意大利、奥匈帝国以及中东的土耳其,法国人和俄国人将要在陆地上和敌人交战,而我们则要保证海洋站在我们一边!”

“海军设计局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