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的说法林永升不知道,但是英国人肯定懂这个道理。英国舰队的短板就是6艘炮搭载舰的防御问题,这些战舰面对对方的炮比较吃力。靠近的话极有可能没击穿。所以托马斯想要让这6艘战舰与同盟国的三艘加富尔伯爵级无畏舰和3艘奥匈超无畏对抗,毕竟这6艘战舰是对方阵型中最弱的了。同时考虑到意大利人的凯撒大帝号战列舰强大的威力,两艘r级就是给它准备的。打沉对手貌似不太可能,所以只能拖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托马斯的想法就是在短时间内击败对方的弱舰,然后能形成局部优势。进而在转化成胜势。
这样的做法可行吗?答案是比较可行。首先3艘加富尔伯爵级战列舰是同盟国舰队中唯一的5炮塔战列舰,而且身形是最小的,只有170米。再加上舰桥和烟囱的布局比较特殊,所以外形比较显眼。意大利超无畏和奥匈的山寨凯撒外形比较接近,只能看个大概。如果实在分不出来的话就算了。反正重点是那三艘无畏舰。其它的超无畏都不容易被打沉。。…。
至于凯撒大帝号吗?这个分辨比较简单,毕竟是同盟国舰队中最大的战舰。托马斯想到了这艘战舰可能的位置,第一个就是作为同盟国舰队的总旗舰。两艘r级战列舰就找里面最大的船打到了。从长度上看,凯撒大帝号最大,德土舰队的快速战列舰比较小。然后是意大利的卡拉乔诺级超无畏。如果在主力舰队的话,那么卡拉乔诺是4炮塔,凯撒大帝是3炮塔比较容易区分。盯上问题不大。…。
另一种可能就是编入快速舰队,如果是这样的话,贝蒂也就被打了,赶紧扯呼吧。虽然不知道凯撒大帝号的具体性能。但是从龙武号在塞班岛的表现来看,贝蒂的快速战列舰也是果断跪掉的节奏,既然这样也就不要送了啊!托马斯给贝蒂的命令很简单,那就是如果对方仅仅是德土舰队,贝蒂可以自己指挥,而如果有凯撒大帝号的身影。那就果断撤退。
根据演习经验,大英帝国大舰队包括快速舰队展开也不过10分钟左右的时间。。对方的航速要比自己稍微高一点,那么对方即使提前展开,获得的战术优势时间不会超过10分钟,但是为了着十分钟的时间,对方付出的代价则是巨大的,他们的队形将无法改变。只要情况不是特别糟糕,托马斯相信自己可以从十多艘战舰中找出那3艘5炮塔无畏舰。毕竟有三艘呢,按说同级战舰应该都编在一起,找到一艘就能找到剩下的2艘。然后英国人的任务就是尽快把对手打沉。托马斯的想法很现实也很简单。就是利用协约国的优势打对方的软肋。面对其它的战舰那么只能依靠长时间的交手和局部的2打1优势分胜负了。托马斯没想过一战消灭整个同盟国地中海舰队,这是不现实的。第一步只要能保证西太平洋的运输安全就可以了,打垮同盟国地中海舰队是个任重道远的任务。。…。
为什么林永升不这样想。一方面是思路问题,另一方面是没法单纯的刚正面,同盟国舰队除了多拥有一艘快速战列舰的优势外,其它都是劣势,而要是单纯打正面的话结果就是快速舰队优势无法发挥,双方的差距虽然不大,但是那是总体而言,如果是局部的话,那么战场上的差距就大到了可以决定胜负的程度,所以单纯的硬拼,绝对会走下峰。
感谢书友zhouyu1976和书友操你和鞋的打赏~~~。
。
第八百九十八章 出动
英国舰队来了,英国舰队准备好了,那么下面就是大规模运输的开始,在协约国地中海舰队主力的掩护下,成群的同盟国运输船开始往阿尔及尔运送军队和补给。而协约国舰队就如同牧羊犬一般,在辅助战舰的配合下拉出一道长长的警戒线。最外围是潜艇和驱逐舰构成的外层警戒舰队,他们的任务就是发现对方,并且将情报送回了。如果规模比较小则交给处在中层的贝蒂指挥的快速舰队来处理。如果规模比较大,那么就该托马斯出场了。比较保守,但是绝对实用,不轻易在对方海域中动手,尽可能的避开了雷场和潜艇的威胁。
“英国人这是摆明了准备等着我们上面和他们死磕啊。”经过一段时间的侦查,林永升发现英国人的做法守成有余进取不足,就差说你占一边我占一边。。咱们和平共处吧!但是实际上同盟国舰队必须对托马斯发动进攻,同盟国海军可以和对方和平相处,但是陆军可架不住法国大兵的大举进攻啊。所以,为了全盘战略,同盟国舰队必须发动进攻,而且要尽快!。…。
在此期间,同盟国舰队也进行了最后的准备,这次代号巅峰行动的军事行动早早就展开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对凯撒大帝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