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命中摧毁了东西系统只能随波逐流,剩下的战舰虽然侥幸在这波弹雨中幸存下来,但是随即就被冲上来的同盟国驱逐舰分割包围,密集的75mm弹雨织成的火网将幸存的协约国驱逐舰覆盖。而另外一队驱逐舰则冲向了不远处的阿姆斯特丹号!。…。
最终这艘荷兰海军第一艘超无畏,第二代阿姆斯特丹号快速战列舰被三发鱼雷命中。其中一发鱼雷正好打在了轮机舱附近使得整个创口迅速变大,一个面积至少20平方米的大洞出现在阿姆斯特丹号的轮机舱附近。这使得一切救援都失去了效果。这艘战舰的命运已经注定。他将在一刻钟内沉入海中。
不过阿姆斯特丹号的牺牲并不是毫无价值,就在意大利人集中火力攻击这艘荷兰快速战列舰的时候,马来亚号再次在不到11km的超近距离上用15寸炮狠狠的给欧根亲王号来了一下!这发炮弹在击穿了欧根亲王号的侧弦装甲后,撞在了锅炉舱中,剧烈的爆炸直接将4座锅炉炸成了碎片,而管道破裂释放出的水蒸气更是杀死了舱室中几乎所有的人员。这艘因为传动轴受损只能勉强跟上的奥匈帝国战列舰终于慢了下来。在失去了三分之二的动力后,他已经没机会回到地中海的港口了。它与舰队直接的距离被迅速拉大。
“救救欧根亲王号吧。他曾经参加过两次大海战,为帝国立下了汗马功劳。”面对奥地利人的请求。第谷并没有同意,一艘动力被重创的战舰已经不可能回去了,留下了掩护它的结果就是被拖着一起死,欧根亲王号的损失给第谷敲响了警钟。此处不是久留之地。再不走就真的来不及了!。…。
马吉芬舰队终于追了上来,但是留给他们的只是一艘浮在水面上的欧根亲王号和伤痕累累的马来亚号以及七省号。在命令鱼雷艇编队击毁这艘被丢下的战舰后,马吉芬知道这场战争已经结束了。“很不错的战略,但是战术方面糟糕透了!”事后马吉芬在日记中这样写道。马吉芬成功的让对手自投罗网,但是他没想到的是,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他的舰队会打的这么艰难。本来他以为就算无法彻底摧毁第谷舰队也能将其半数的主力舰打沉。但是结果却是1换2,一艘快速战列舰换了对方一艘超无畏和一艘无畏舰。…。
“我们的海军官兵在实战中存在大量的问题,炮手仅仅是最基本的,损管和对战舰的操控都存在严重的问题。同盟国的空中打击与其说是攻击倒不如说是骚扰,只能我们走运。如果对方的攻击能力能有皇家海军的水平的话,仅仅60架攻击机就可以给我的舰队造成非常大的打击。我们的防空作战简直可以用糟糕来形容,而规避的时候更是让整个舰队都乱了套!我们因此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以至于让盟友损失了一艘至关重要的快速战列舰。虽然我们这次占据了上峰,但是也让对方看到了我们的虚弱。我们必须加强训练,毕竟不是每一次我们都能处于绝对优势!”马吉芬在给海军部的报告中这样写道。。…。
而面对这份检讨成分过多的报告,美国海军部认为这份报告在内部传阅就可以了。虽然在战术方面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各种问题。。但是至少协约国大西洋舰队在马吉芬的指挥下取得了胜利?而有这一点就够了,至于其中的问题吗,可以慢慢改。美国政府认为有必要在这件事上大张旗鼓的宣传,以提振士气!
马吉芬与第谷直接的交手已经结束了,那么该有人问斯佩伯爵和托马斯之间最后到底怎么了?第谷在给斯佩伯爵的电报中提到了对方只有三艘女王级战列舰的情况。但是最后,斯佩伯爵还是没有和对手一战,原因很简单,第谷舰队已经败北,托马斯完全可以和马吉芬舰队汇合。所谓的打了就跑的战术根本不现实,只要交手就会受伤,在对方优势舰队的围追堵截下,斯佩伯爵可不认为自己的战舰带伤能绕过整个非洲回到地中海。所以在接到第谷舰队败退的消息后,斯佩伯爵决定立即选择了南下绕行非洲之角。同时要求第谷按照预定计划提供运输船。。…。
而托马斯和马吉芬汇合后。并没有选择继续追击,而是决定回法国进行修正,而这个变故让本来已经准备“长征”的斯佩舰队惊喜不已,对方在关键时刻让开了通道,这可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啊!这个举动在某些人眼中十分愚蠢,但是仔细想想,托马斯的选择并没有错。
马吉芬舰队虽然赢了,但是几乎所有的战舰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除了两艘田纳西级战列舰,剩下3艘美国战列舰不到船坞中躺2个月出不来。负责拦截的马来亚号和七省号更是伤痕累累。船舷多出破损,进水十分严重,部分主炮也需要更换。法国人这次运气不错,打沉了一艘无畏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