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1米的长度和前后间距来计算。以航母宽度能容纳4架飞机(折翼情况下)来计算。那么米航母和米的航母其发机能力如下。
在中型航母米的甲板上减去1米的滑跑距离。那么这艘航母实际可以利用的起飞距离是1米。从甲板前部1米处到16米处可以停放4排飞机。一共是16架战斗机,16米到18米可以停放8架俯冲轰炸机。然后18米到米最多是4排也就是16架,也就是说这样的布局最多一波起飞4架飞机,(不考虑上层建筑和尾部宽度变化的问题,以及其余可能占据空间的问题,否则就太麻烦了。)当然排在后面的飞机可以进行互换。比如说你可以让轰炸机多点,鱼雷机少点,但是鱼雷机最多16架,不能再多了,否则起飞距离不够。负责对海攻击的轰炸机和鱼雷机最多4架。…。
而要是换成拥有米甲板长度的大型航母呢,从1米往后,这艘航母有13米的距离可以布置飞机。全部排满的话可以布置4加飞机,从数量上来看,比米的中型航母多了1架。但是实际战力的差距会更大,因为航母上只有攻击机和俯冲轰炸机才可以对战舰构成有效威胁。而大型航母在后面可以起降的攻击机和轰炸机可以达到36架!对海攻击力比中型航母高了%。而且具有了更高的灵活性,比如说轰炸机可以装更重的炸弹,比如说在总发机量一定的情况下,鱼雷机数量可以更多一些。
而且这还只是优势的一部分,比如说换飞机了,新的战斗机要求有更远的起飞滑跑距离,新的攻击机载弹量更大需要更远的滑跑距离,那么这个差距会进一步拉大!而且即使不换飞机,如果战斗机需要长时间在舰队上空承担防空作战任务的话,那么必须有副油箱,而增加重量显然需要更远的滑跑距离,那么对于中型航母来说因此带来的对放飞飞机批次的影响就远大于大型航母。当然,如果有人说弹射器的话,那么就另当别论了,但是需要支持的是,即使有弹射器的美国航母,一般也是靠滑跑起飞,因素起飞速度更快。大甲板航母带来的最大优势在于重载飞机起飞数量的变化而不是轻载飞机起飞数量的变化。…。
。…。
至于说防御吗,可以参考一下1。7万吨左右的飞龙号和万千吨的瑞鹤号,前者属于那种核心舱被一般穿甲弹拍上就有可能受重伤的,而后者对弹药库的防御标准是8KG。而对于鱼雷的防护力上,瑞鹤号达到了令人震惊的4KG级别TNT炸药的防御力。祥鹤和瑞鹤两兄弟从多次海战中生还凭借的绝对不光是运气,更有强悍吨位带来的防御力。当然,因为瑞鹤不是装甲甲板航母,高爆弹对于飞龙和瑞鹤的甲板是一视同仁的。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至于徐杰非要选定1万6千吨左右这个吨位的原因就在于历史上所有能称得上有一定战斗力的航母都是在这个吨位以上。徐杰对这个有一定战斗力的标准是这样设计的,甲板大小达到历史上的飞龙级别。同时拥有至少3节以上的航速,(航速太慢,飞机起飞距离会增加。同时也为了舰队的快速机动能力。毕竟3节是实验航速的话,那么实战中肯定会打折扣的。)双层机库保证载机量和整备面积。(华夏对航母的整备要求是机库和甲板都可以进行整备,但是一般在甲板整备。)至于最后对核心舱的防护则是摆在了次要的位置上。。毕竟要实现较强的防护的话,万吨都打不住!企业相对于瑞鹤和大凤这种航母也就是个脆皮。至于说航母再大点话,那就不是积累经验了,头一次造航母是可能出各种问题的,华夏虽然有钱,但是也不能乱花啊!。…。
对于双层机库吗,徐杰坚持的原因和英国类似,是为了尽可能的容纳飞机,同时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增加作业面积,毕竟即使用挂票解决了飞机数量问题,但是挂着的飞机也不能立即用更不要提整备作战了。也有为装甲甲板航母做准备的意思。当然,双层机库在穿越者看来也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侧弦升降机的布置,即使不懂军事的人从图上看,一个十几米乘十几米的升降机也占了大量的面积,所以埃塞克斯的侧弦升降机被认为是个重要的进步,但是双层机库航母因为下层的机库距离水面太近,如果开个侧弦升降机口子的话海水有灌进来的危险,而对于这个问题,徐杰是这样解决的。
设计中的航母将有两台升降机,其中一台位于战舰的前部,这台升降机是贯穿两层机库的。而另外一部升降机则是侧弦升降机,只用沟通上层机库。其实这样做也就够了,一般而言一艘航母能放出的飞机量不到载机的一半,甲板上系留的飞机和上层机库的飞机足够第一波攻击了,下层机库一般而言是为了维护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