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负,您知道的。海军要建造新的巡洋舰了,而负责制定相关技术指标和任务要求的委员会中有一个人是我。而未来。我可能会调往巡洋舰部队。我不想让人称呼我为参谋将军。我需要有自己的战略体系,更需要人去实现它。”雷德尔的话语中多少有一些自嘲。
德国公海舰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经历了太多的战火,但是也让不少将领脱颖而出。各个分舰队司令都有骄人的战绩,甚至不少主力舰舰长都有资格升任将军。德国海军可以安排的将军很多,但是一线舰队能安置的人员并不多,毕竟舰队就那么大,原有公海舰队分舰队的指挥官们自然是优先录用。而自己这个原本出身于参谋。却被舍尔和西佩尔硬拉到巡洋舰部队的人自然遭到了不少人的质疑!别看挂着少将的军衔,但是不少人对他并不感冒,这对于雄心勃勃想要建立一番事业的雷德尔来说自然是是一种耻辱!。…。
华夏有句俗话。叫有多少本钱做多大的生意。作为一支巡洋舰分队的指挥官,雷德尔未来只能先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巡洋舰上,而巡洋舰能做些什么呢?无非是为主力舰队提供掩护,或者说独立行动执行一些低烈度的任务。对于前者来说自己没什么发挥的空间,在主力交战中,自己只要能执行好舰队司令布置的任务就可以了。再怎么研究也不过是战术上的问题。但是如果自己能脱离主力舰队,作为一支独立力量执行破交和低烈度交战的话。那么自主权可就大多了,能够让他施展的空间也更大了!
雷德尔不愧为是参谋出身,作为一名合格的参谋。他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自然十分出众,雷德尔首先将海军情报部门收集到的协约国巡洋舰建造计划和相关战舰的数据仔细的研究了一番,然后又翻阅了同盟国舰队在大战中海外破交的战报后,以这些资料为基础来考虑作为一支巡洋舰指挥官,如何能实现手中武器的威力最大化问题。…。
雷德尔十分清楚,即使一切顺利,最后自己手中能拥有的力量也不过是一支巡洋舰编队,最多能有三到四艘巡洋舰。而德国海军能有多少巡洋舰呢?整整28万的巡洋舰吨位,巡洋舰拥有的数量最终可能在24艘左右!如果是舰队决战的话。自己这支舰队扔进去可能就是一支炮灰!跳腾不了几下就没了,对于战局能有多大影响还说不准。而雷德尔是不想作为炮灰的。而不作为炮灰就只能选择参加低烈度的战斗或者是破交。所以他研究的方向就是未来巡洋舰在破交和游击战中的运用问题,他给这种战法起了一个名字叫巡洋战争!。…。
其实在历史上德国一战惨败。公海舰队灰飞烟灭之后,雷德尔也研究过用巡洋舰打击对方交通线的战术,并且写过专门的论文。。甚至因此获得了一个教授的资格。而在2战中,无论是袖珍战列舰、重巡亦或者像沙恩霍斯特这样的主力舰都参加过海面破交行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战果。后来随着俾斯麦号折戟大西洋,曾经一度十分活跃的巡洋舰破交作战逐渐销声匿迹。但是从战略上来讲,雷德尔的水面舰艇破交行动却是牵扯了对手大量的精力,为潜艇提供了一个相对较为良好的作战环境,在战争初期也是有效果的。
而这个位面上,随着德国海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虽然阴差阳错之下,雷德尔继续研究海上巡洋战争这个话题,但是其中的内涵和作战目的却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如果说历史上的巡洋战争主要是靠高速战舰对海上运输线的打击的话,那么这个位面上的巡洋战争攻击性更强。在打击运输船的同时也顺带攻击对方的辅助战舰!比如说巡洋舰和驱逐舰。且更加强调体系作战,在雷德尔的计划中,特制的巡洋舰、潜艇和岸基远程巡逻机将作为一个整体。而为了实现这个计划,雷德尔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潜在合作伙伴——潜艇,到底需要什么,能为自己提供什么帮助!所以,他找到了狼王邓尼茨!。…。
也许有人会问在现在这种德国海军空前强盛的情况下,还有必要破交吗?答案是肯定的,海上的战斗归根到底就三种,舰队交战,摧毁对方的海上力量,破交作战,组织对方对海上交通线的使用。护航作战,保证己方对海上交通线的利用。即使强如美帝在面度日本海军的时候,潜艇作战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正是因为潜艇部队的贡献,才让日本明明有东南亚的资源区,却依然面临物资短缺的情况。破交作战是有永远存在的,只不过形式可能不同。
“驱逐舰、水上飞机。尤其是后者,如果一直运输船队上哪怕只有2架水上飞机,那么我们就只能潜入水中放弃跟踪。而您是知道的,潜艇在水中的航速根本不如运输船。最多几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