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同时需要应对欧洲可能爆发的大战,德国人不傻,如果德国在中东展开的攻势不能迅速击溃英国的话,甚至陷入困境的话,那么法国极有可能趁火打劫。而现在老实的俄国也说不定会落井下石,而面对以火力强悍装甲厚重而著称的法国重装骑兵。德国人也必须认真应对。
“其实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装甲部队与其说是进攻用的长矛,倒不如说是防守用的盾牌,他们机动**叉,但是拥有厚重的装甲和强悍的火炮。当处于防御状态时对进攻的装甲部队威胁极大。而西欧本来就狭窄,再加上法国人修建防线时极其敬业。所以我国进攻的时候几乎就是硬碰硬的厮杀。”战后,一名德国装甲部队指挥官这样阐述西欧的坦克战。
德国人所仰仗的迂回和快速突进战术在东线是无往而不胜的,在未来广袤的南亚同样有施展的空间,但是在西线,却没有更好的办法。既然如此,那么德国在欧洲的重装甲部队就只能硬碰硬,不过好在欧洲的技术条件和道路环境相当不错,以至于德国设计师可以放开手脚尽可能的增加重量,提高坦克的性能。不过具体新式坦克多少吨,军械部门和陆军之间发生了争执。…。
。…。
为了能压住法国人一头,德国陆军认为新式坦克必须装备88MM4级别的火炮,装甲必须达到7MM倾斜4度。而侧面装甲应该有MM以上。而德国的设计师们在算了一下以后认为,这样的话坦克重量至少要在4吨以上。这会导致压垮一些部件,而且相对而言,德国设计师并不喜欢变速箱和动力设备后置的情况,因为这样的话炮塔必须前置,这样以来坦克的重量平衡可能比较麻烦。而炮塔前置在装备了长身管火炮之后会在爬坡或者翻越壕沟的时候出现一些问题。所以在变速箱前置。。动力后置,炮塔放中间的布局下,想要满足陆军提出的一系列要求,那么坦克的重量会增大到现有技术无法满足的地步。
“其实目前的7MM4以上的火炮已经够用了,装甲也必须适当的削减,因为倾角过大的话,对于前置变速箱设备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坦克的重量最好限制在3吨上下。当然,如果非要强调火力的话,在没有炮塔的话,我们可以设计一款坦克歼击车,上面可以装备88MM4火炮,而且将其重量限制在3吨左右。这款坦克足以应对未来十五年内出现的任何装甲单位。而且我们在欧洲主要是为了防守,而不是进攻。”德国陆军研发部门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
而出乎意料的是德国陆军最终接受了这个计划,而这让德国技术部门感到疑惑,按照以往的经验,双方不再技术指标上大战三百回合,以便尽量压榨技术极限这事不算完。后来,曾经参与过德国陆军新式坦克招标工作的一名德国陆军将军揭开了谜底。一方面是德国陆军高层要求装甲部队能够在东欧快速机动,并且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发动对俄国的进攻,而东欧条件虽好,但是4多吨的坦克显然超过了机动和维护性的底线。而俄国的技术水平又不是很高。过于精良而稳定性偏低的坦克显然不如便宜够用而且稳定性高的坦克。而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则是德国陆军未来可以用于装甲和地面部队建设的军费会比较有限,因为,这个时候德国国防部开始筹划空军,而这必然会从陆军中分走一杯羹!
感谢书友zhouyu1976、athlon97的打赏~~~,以及书友我杀杀我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德国空军的重组
“德国空军必须独立于海陆军而存在,因为在海军和陆军那里,空军不过是他们实现自己战役目的的工具而已。海军关注的是飞机能为他们击毁几艘战舰,能否让他们免收对方飞机的攻击。而陆军关系的是飞机能否在必要的时候取代火炮来提供更加直接支援或者说切断对方的运输线。很显然,他们的目标都有极强的局限性。空军的目的不仅仅是服务于海陆军,同时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去做,我们不能顺着海空军的指挥棒去走。”在一战中出名的红男爵里希特霍芬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死于战争之中,而是活过了战争,并且在战后成为空军中将,负责未来的德国空军发展规划。
而他走上领导岗位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让空军从海陆军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兵种。他认为在海陆军的影响下,德国空军只能作用于战术层面,而无法像皇家空军那样作为一支战略力量登上战争舞台。虽然德国空军在挪威海战以及西班牙战斗中占据了优势。。并且帮助海军获得了巨大的胜利,但是在最为关系的法国战场上,德国空军始终捉襟见肘,虽然他们可以重创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