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伙伴其实不是只有英国一家的。”徐杰知道。对于部分技术流入美国这种事情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别看徐杰给予了英国人很大帮助,但是在一些关键领域,比如说斜角甲板和光学助降的方面并没有松口。徐杰给予英国人帮助只是让这艘航母不容易沉,要是说战斗力有多高?呵呵,那和华夏未来要开工的航母去比较的话,那就差距大了!
一滴冷汗从英国代表的头上流了下来,华夏虽然在此之前和英国达成的协议中说到了技术资料不能流入第三国。但是作为美国的盟友。英国人真的是打算偷偷的和美国人分享的,只不过现在还没做罢了。华夏也清楚这一点。所以英国人认为华夏在具体的设计方面肯定还有所保留。甚至保留了很多。今天徐杰提出这种说法,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警告英国,既然华夏可以和英国人合作,同样也可以和美国合作。甚至于和德国人合作。。…。
“不要因小失大。我们和贵国直接的技术合作已经在为我们两国之间改善关系做了铺垫。我们已经伸出了橄榄枝,而且在贵国没有付出任何实质性代价之前就已经在为贵国的海军建设提供帮助了,而现在贵国却拒绝本来可以互利双赢的事情,这让我们很为难。而且现在国内已经开始讨论如果华夏再度和德国合作可以获得什么的问题了。我想德国不会介意在未来亚洲的行动中再多一个帮手吧?”徐杰看了看对面已经汗流满面的英国人,随后又说道:“当然了,德国人介意也没办法。在亚洲,没人能阻止华夏做什么事。要不要试试?”…。
徐杰这段话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华夏和德国之间的合作和友谊可谓是由来已久,如果不是这次德国手伸的太长,华夏是真不想和德国闹翻。不过即使是华夏主观上想和英国人合作,但是如果英国人死活不上道的话,那么华夏可能就会选择第三种战略,既然英国人不合作,英国人又守不住南亚,那么华夏为何不能和德国一起动手把南亚分了呢?虽然这样一来也会导致华夏过多的精力要放在解决印度人吃饭的问题。。最终两国之间还是会接壤,德国还会更强,以后也会麻烦不断,但是至少也能捞到点好处,更重要的是,国内不少高层对这个方案是支持的。“至少这总比让德国占据整个南亚次大陆要好很多吧?”多次讨论后,提出这个意见的彭毅最后总结道。。…。
“这件事就不是我能决定的了,您知道。我只是一个代表,而这时关乎到大英帝国乃至整个协约国体系的大事,我只想知道如果我国和贵国展开合作的话,贵方的底线是什么?”英国代表用手帕擦了擦头上的冷汗说道。虽然他知道这个所谓的底线能否保持需要看华夏的态度和国际形势,但是他依然需要摸摸底。
“在此之前我已经说过了,既然贵方想再听一遍,那么我可以重复最后一遍。如果德国主动进攻伊朗和南亚次大陆并且想永久占领的话,那么华夏将不想德国提供任何可以用于军事上的机械设备和零部件。并且会视情况而定决定是否会将经济制裁扩大到民用领域。而且华夏将向英国及其盟友提供物质上的帮助,包括武器弹药以及原料。协约国的运输船在华夏领海内的航行将受到保护。”徐杰最后重复了一边华夏的底线。而这也是决定未来华夏与协约国之间关系的准绳。
感谢书友米米爹地、日眠动物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朋友or敌人?
对于华夏,英国人乃至整个同盟国都是有很深的怨念的。。。如果不是华夏,沙皇俄国说不定就不会灭亡,而协约国也不会再西线和德国僵持不下。以至于一名激进的英国官员说道在整个1战过程中,协约国最大的敌人是德国,而第二大敌人就是一直在背后支援同盟国的华夏!从感情上来讲,英国社会从上到下都对华夏抱有或多或少的敌意。但是英国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实际,不会做一些明知做不到的事情。既然无法向华夏复仇,那么双方做一个还算友好的,可以做生意的朋友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而当初托马斯带队来华夏的目的也在于此。
而现在世事变化无常,德国人的东进企图使得华夏对德国的戒心大增,而为了遏制德国的过分扩张,华夏接过了英国人递出来的橄榄枝,并且以实际行动回报了英国人,横在两国之间的历史恩怨在现实的利益之间似乎不值得一提。但是你要说英国人对华夏没有戒心那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华夏提出的一些技术上的合作要求都是未来英国人认为十分关键的技术。。所谓国之利器不可轻易示人,在敌友未辨的情况下和华夏合作显然英国人是抱有十二分戒心的。而且作为协约国的一员,英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