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海权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89部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上的设计被拿了出来做交易的砝码?老师真是好算计啊!另外这种行为是不是代表这华夏政治风向的彻底改变?如果是这样的话。。意大利就需要重新考虑未来的政策了!”很显然,第谷也不看好德奥和协约国加华夏直接的战争。。…。

“已经开始改变了,其实现在华夏和德奥之间已经不是盟友关系了,至于会不会成为敌人,这个还真说不准。”维托里奥苦笑了一声。

在经过一番运作后。意大利外交部向其它签署了海军军备限制条约的国家发出了照会,要求对意大利皇家海军余下的主力舰吨位进行“灵活的处理”。即可以把这些吨位用于其它舰种的建造上。“按照条约,意大利海军可以将部分吨位转化为航空母舰,但是如果按照华夏共和国当时折算的比例来说,那么这个条款就变的很没有意义。”意大利在外交照会上这样写道。

很快,华夏外交部表示支持意大利。并且说明意大利海军剩余主力舰吨位只有1。8万吨左右。如果按照3比2的比例转化的话,那么最多也只能有1。2万吨。这个吨位有些“偏低”。德国随后表示对于意大利的做法原则上同意,但是在具体运作方面需要自己考量。而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协约国对于意大利人的建议并没有反对,也没有表示支持。而是要求重新开会对相关问题进行协调和处理。。…。

感谢书友zhouyu1976、hukaikaka的打赏~~~~~,以及书友天狼血域、温柔的一匹狼、王白石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双方所图甚大啊!”听着外交部方面的汇报,徐杰苦笑道。他原本的意思就是给意大利开个小口子来增加意大利海军的力量进而在未来的战争中可以保持中立,顺便卖给法国人点好处,让他们能更好的牵制德国。但是谁能想到同盟国和协约国都将其看成了一个机会,一个可以限制敌人提升自己的机会!条约从来就不会被百分之百的履行,双方都会找一些漏洞。但是现在看来,无论是同盟国还是协约国,他们都想在这方面大作文章以获取最大的利益。毕竟谁都知道彼此都不干净,如果能将对方的一些小心思破坏掉的话,那岂不是更好?

同盟国和协约国都要要求开会,华夏也只能参加,在这种钻漏洞限制漏洞的会议中,谁不去谁吃亏,而考虑到提出限制条约建议的是意大利,所以各国经过协商后表示同意在罗马召开一个海军军备条约补充会议。来对一些“不足”和“漏洞”进行补救!“这才刚3年啊。。又要开会了?还有完没完啊?”曾经代表华夏海军参加上次军备限制会议的林永升听说这次又要派自己去,就抱怨道,对于它来说,开会远不如打仗轻松。。…。

而会议的第一个议题就是意大利人提出的,即各国在主力舰吨位有剩余但是不够建造新的主力舰的情况下,余量如何操作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意大利海军有,同时其它国家海军或多或少的也有一些,比如说法国海军可以新造主力舰吨位是1。万吨,那么新造主力舰的选择方案是艘接近4万吨的大型战列舰和艘小一些的战列舰。或者说直接选择3艘大型主力舰,剩余吨位转化为航母吨位,同样奥匈帝国也拥有这么多的新造战舰吨位。也存在这个问题。

反而是像华夏、美国、德国和英国不存在这些问题。因为他们的吨位量很大,这点边角料对于他们来说不算什么。至于说建造航母吗?呵呵,这些财大气粗的第一流海军强国都在准备自己的航母预备舰,谁会在乎这点边角料?所以说这次会议的第一个议题其实是第一流海军强国为自己的小弟争取一些利益!

从情况来看,意大利还剩下大概1。到1。8万吨的剩余吨位(因为老式战舰也要改进,而这必然会造成吨位的浮动。)法国和奥匈帝国的边角料最多也就是1。万吨以下。这两个国家也很精明,都不约而同的放弃了原来大小的建造计划,而是转为3艘大型主力舰。然后想法在谈判中提出吨位转化问题。而除了意法奥三国之外。土耳其、西班牙和俄国的新造战舰计划同样纠结。。…。

按理说。他们三国享有4。个权重的比例。也就是说主力舰吨位为。万吨。土耳其和西班牙一共拥有艘快速主力舰,这就用去了至少1。万吨的吨位,即使这两家不造新船。俄国能用的不过9万吨左右。俄国现在没有能力自己建造新的主力舰了,伊兹梅尔级战列舰的建造其实就是在外国支持下进行的,而战争期间俄国的海军工业又遭到了德国人的洗劫,简直可以用悲催来形容,而根据跳跃限制,俄国能购买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