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却需要两台发动机,导致成本居高不下。以至于内部不少人都质疑,有没有必要生产这种轰炸机?…。
。…。
对于这种来自政府和企业的质疑,德国空军中的一线人员给出了十分肯定的答案,“从载弹量和航程上来看,这种飞机确实没什么优势,但是在飞行速度方面,双发轻型轰炸机在同样的负载下拥有很明显的优势,这就意味着面对某些防御强度比较高的阵地。。双发轻型轰炸机会有更好的生存性。”里希特霍芬这样说道。此外还有一个不能对外人说的原因,那就是德国空军准备研制一种“电磁侦测设备”并将其用在战斗机上来作为夜战飞机使用。
攻击机项目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后。最终定位了3个小项目,分别为俯冲轰炸机,浅俯冲攻击机和双发轻型轰炸机。而此外根据三军需要的不同,这些小项目下面还有一些分项目。如果说战斗机项目和攻击机项目是陆海空三军共同筹划,空军必须考虑海军和陆军的需求的话。那么在最后一个双发中型轰炸机项目以及四发战略轰炸机项目中,里希特霍芬的空军将占据主导地位!这也是他和空军的同僚们梦寐以求想要拥有的力量!用空军碾压地面!。…。
感谢书友zhouyu1976、hukaikaka的打赏~~~,以及书友雪舞凌霜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轰炸机部队
当里希特霍芬想要在轰炸机部队建设中一显身手的时候,他遇上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利益分配问题,容克飞机制造厂、亨舍尔飞机制造厂和道尼尔飞机制造厂都想在未来的空军轰炸机项目中分一杯羹。因为他知道轰炸机项目太大了,三家中任何一家获胜了,那么对于另外两家来说都将是致命的。这意味着剩下两家将被挤出市场。而作为德国最高权力的拥有者,德皇威廉二世同样不希望有一家独大的情况发生。“我们必须让每个人都能分到一定的利益,过分的垄断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威廉二世曾经不止一次的对里希特霍芬提到这件事。这是皇帝的态度,他必须执行!
历史在这一刻再次重演,历史上德国曾经出现过的双发轰炸机几乎都出自容克飞机制造厂,亨舍尔飞机制造厂和道尼尔飞机制造厂。其中产量比较大的双发轰炸机有如下几种,分别为ju88系列、he111系列和do217系列。。分别与上面三家飞机制造厂相对应。而ju88系列更是因为产量上万而成为了德国2战中双发轰炸机产量最高的机型。同时又因为不错的载弹量和航程,以及较好的俯冲性能(据说可以以65度角进行俯冲轰炸)被誉为万能轰炸机。虽然从性能上相比和do217可能要差一些(后者更大,航程和载弹量也更远一些。)但是依然扛起了第三帝国对地攻击的重任。。…。
当然了以上三款飞机之外,容克公司还有类似ju188、ju288、ju388这样的轰炸机,而道尼尔也有类似do317这样的轰炸机,其中不乏性能先进者,但是不是因为生产的过晚就是产量不足对于大战并没有影响。除了作为轰炸机之外,历史上德国在中后期还将其作为夜战飞机使用。ju88和do217都有专业的夜战版。装备了雷达和大量的机关炮之后。这些轰炸机摇身一把变成了夜战杀手。
从性能上看。这些轰炸机的性能近似,功能也相互重叠。确实有浪费资源的嫌疑。毕竟从作用上来看。一款ju88几乎就能够执行全部的任务了,完全没有必要让三家工厂同时设计三款飞机。如果仅是从养活其它竞标失败者的角度来看的话。让另外两家工厂分担一部分生产任务也就够了。
因为在未来,双发轰炸机将成为德国空军对地对海攻击的主力,所以里希特霍芬等人对于中型轰炸机招标十分的上心,早在招标的初始阶段,德国空军就对轰炸机的升级潜力和多用途性有了十分明确的要求。“该型轰炸机必须有足够的航程,可以保证从德国出发覆盖整个西欧大陆。同时载弹量必须在1。5吨以上。该机机内空间必须足够大。内部单层可以容纳500kg炸弹。并且有内部弹仓还要有容纳800kg级别炸弹的潜力。外部的挂架要有悬挂1800kg炸弹的能力(历史上攻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时,ju88还真带过1800kg级别的炸弹。但是作者估计这种负载情况下,几乎无法俯冲了。)”在德国空军的招标书上,是这样对中型轰炸机进行界定的。。…。
而除此之外,德国海军还想要求在中型轰炸机的基础上研发一种能够悬挂鱼雷执行远距离攻击任务的双发鱼雷轰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