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海权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00部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得胜利,导致无法偿还美国的国债,反而为了恢复生产有大量借贷。这样的结果必然会为美国经济埋下一发大号炸弹。虽然现在还没事,但是如果有一个契机的话,这发炸弹一旦被引爆造成的伤害将是致命的!美国跑不了,英法同样也躲不开。试想一下,如果发生大规模经济危机的话。一旦同盟国举事,协约国还能帮助意大利吗?。…。

要是金融危机一视同仁的话。把同盟国带上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毕竟一般而言,不会有人在内外交困的时候和另外一个有实力的国家发生正面冲突。但是奈何这一次德奥在这场经济危机中受到的影响会比较小。原因很简单,德奥两国生产过剩的问题不会很严重。要知道德奥两国从崩溃的俄国和巴尔干诸国哪里获得了大量的土地,而这两个国家又想把这片落后的地区(相对于德奥本土)彻底变成自己的领土,短短几年内根本无法完成新增国土的建设。也就是说,只要德国愿意,他完全可以和罗斯福新政中做的那样兴修各种基础设施,并且趁机扩充军备。再加上德奥两国和美国的金融联系并不是很紧密,所以经融危机对德奥两国的影响会比较小。而且爆发的也比较滞后。对了还要加上一点那就是德国政府对经济的控制能力是要比协约国强的。所以他们的干预措施也更加有力。

当然,因为同样的道理华夏在这次经融危机中也不会有很大影响,华夏现在的领土太广大了,根本不存在生产过剩的问题,只要国家引导和处置得当,华夏有的是广阔的地方需要投资和生产。甚至于还可以分给其它国家一些份额。对于未来将要爆发的金融危机,徐杰已经开始考虑如何趁着这次机会,从其它列强哪里淘一批好东西,顺道再引进一些人才!。…。

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如果经济危机爆发后,协约国自顾不暇,德奥等国在稳定了国内的形势之后决定对意大利动手的话。哪怎么办?根据目前的形势来看,德国已经决定扶持一个听话的傀儡来控制意大利了。而意大利国内的政局又绝对称不上稳定。到时候其它势力骑墙观望,让意大利海军独自挡住德奥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一旦意大利重新倒向了同盟国,那么同盟国将会变的更加强大,德国东进印度到底脚步也会变得更加坚定。…。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华夏和协约国之间已经是半个没有条约的盟友了,而华夏对于意大利的扶持可谓是不遗余力,华夏可不想帮了半天,结果意大利投靠到德国一遍了。这对华夏可是极其不利的。但是有这么一句话叫事情的发展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即使徐杰再不情愿,华夏也不可能跑到欧洲为了意大利和德奥对上吧?这个无论从战略还是战术上来讲都是不可行的。

对于无法获得而且有极大的可能落入到对手手中的东西。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什么?那自然是毁掉它,或者说是尽可能的削弱它!那么现在看看意大利到地有什么地方可以削弱吧。从国力和工业水平上看,世界所有称得上列强的国家中意大利几乎是最次的。(好吧,现在的俄国已经称不上列强了,而奥匈帝国在从俄国获得大量土地后,实力明显高出意大利一个档次。)如果算工业的话,即使意大利加入到同盟国中。。对双方总体工业实力的对比也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而且这个国家的经济形势在战争结束后一直不咋地,这就更让意大利国力上的意义下降了不少。。…。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陆军,怎么说呢?意大利陆军确实不乏精锐,但是总体而言,无论从规模、装备还是战斗素质来看,意大利照样不如其它列强,奥匈帝国在东线被俄国人一顿暴打,在西线又被美国人打过,但是综合评价,奥匈帝国的军队素质还是要比意大利高一些的。(奥匈帝国表示我又中枪了。要黑就直接说啊!)至于规模更是没法比。所以说即使加入到同盟国中,意大利陆军绝大部分部分恐怕还是放在殖民地和后方维护治安和保障后勤更好一些。前线的物资金贵啊,还是留给更能打的德军吧!

那么最后说到底,意大利对双方力量对比改变最大的还是第谷手中的那支海军。想象一下,如果德国海军主力进入地中海,和意大利、奥匈帝国、土耳其、西班牙等国的海军兵和一处的话,那将是多么强悍的一支力量啊!从舰队规模上来说无论是对付华夏海军,亦或者协约国部署在亚洲的舰队来说都是十分容易的。在战争开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同盟国海军将占据压倒性优势,甚至于一波直接推死都是有可能的。而一旦德国真的在印度站稳了脚跟,华夏即使和协约国联手想要将其击败都是十分困难的。而且从战争成本上来说,徐杰并不希望华夏直接和对方爆发长时间的消耗战。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