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海权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08部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两国。华夏太大了。”马吉芬打了个哈哈。

“美国国内对于美国需要帮助英国守住印度有什么看法吗?”邓世昌话锋一转问道。其实他更想明着问美国在未来可以在南亚部署多少舰队和陆军。但是因为一些原因,现在直接问这个问题并不好。

“英国人总算付出了一些代价。让国内反对的声音变弱了不少,但是考虑到北大西洋的安全,我们在南亚部署的舰队理论上不会超过我国舰队的三分之一。德国在西班牙部署的破交舰和潜艇基地是很烦人的,它会牵制我们很多的力量。”马吉芬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数字,这个数字肯定是有水分的。因为具体部署多少海军部内部还没有讨论出来,他只是给出了他认为接近的数字!。…。

“英国舰队的二分之一和美国舰队的三分之一,却要抵御几乎整个德国海军和奥匈帝国海军。这个情况可不太好啊。我想问一句,如果德国新建造的舰队想要进入地中海的话,协约国在北大西洋的军事力量可以拦截吗?”片刻之后,邓世昌提出了第二个问题。

“困难很大,荷兰已经快要倒向德国了。那么就是说德国可以利用荷兰的基地对英国实施空袭。英国空军未来的防御重点将在北线,侦察力量有限,而且北海的天气又多变,如果对方在天气的掩护下出入北海的话,可能被发现的时候已经进入大西洋了,而且。协约国留在北大西洋的舰队主要是驱逐舰和各种轻巡洋舰,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对抗潜艇和袭击舰,面对主力舰太过脆弱。更何况,德国部署在西班牙的空军可以给予一定的掩护。”马吉芬实事求是的说道。…。

“当然,最重要的问题是,德国一直在加强奥匈帝国和希腊的造船能力,我认为在未来德国舰队完全可以在地中海建造完工,没有必要非利用德国北部沿海的造船厂。同盟国的舰队补充能力还是很强的。”一旁的本森补充道。。…。

“那这真是一个悲剧啊。不过好在协约国舰队补充没有问题,只不过需要的重油多一些而已。”邓世昌半开玩笑的说道。

“不过好在,我们可以再南亚部署足够多的空军基地来弥补我们海军兵力的不足,当然。德国人也会在两河流域部署航空基地的。但是我们之间毕竟隔着一个波斯。德国人的战斗机航程有限,我认为他们舰队如果想要在陆基航空兵的掩护下的话。很有可能到不了印度沿海。”本森说道。

“情况可能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好。。比如说。如果德国能够在意大利取得成功的话,那么在波斯为何就不能复制这个胜利呢?在未来德国公海舰队主力将驻扎在地中海和波斯湾、而英国印度洋舰队实力远逊于同盟国舰队,而美国在开战之前又不会进入南亚。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如果同盟国突然发动对波斯的战争,单纯靠英国能挡住吗?而如果在德国正式向南亚进军之前先把波斯拿下来并作为前进基地的话。。。。。。。”邓世昌边说边在旁边的一张地图上比划着。。…。

“对于未来德国可能采取的战略战术,我国进行过专门的推演,我认为大家有必要好好看看。”说着邓世昌取出了一打文件交给在场的诸位。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华夏如果想要抢的先机。那么就必须先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如果自己是同盟国那么会怎么打这场战争。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德奥在摆脱了金融危机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墨索里尼上台然后将意大利控制在手中。而无论是华夏还是协约国似乎都很难阻止德国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拖延,并且让德国付出更大的代价。而德国一旦成功后,一定会将意大利变成德国未来南亚战略中重要的一个部件,意大利的港口和造船业以及军队必将增强同盟国的军事实力。

而第二步就是攻占波斯,这不仅仅是因为波斯是一个重要的石油产地,更重要的是,这将作为德国向南亚进军的重要跳板!德国是一个陆军强国,而在南亚战场上,除了开展初期英国人有一定的主场优势之外。无论从装备补充难度还是从后勤角度来看,德国都占有很大优势,德国在奥斯曼帝国内部修筑的铁路网已经直抵巴士拉,可以方便的运输装备和人员,而更多的物资和弹药则直接通过红海和印度洋运抵波斯湾。虽然印度有一些基础工业,但是各种珍贵的技术装备和精锐部队都需要从协约国本土运抵。费用更大而且更耗时。。…。

如果德国人想要稳一些的话,德国人一定会发挥自己在陆军方面的优势来占领南亚。所以波斯是必须要拿下的,然后就看陆军的了,能否占领南洋要看陆军的表现,但是并不意味着海军不重要。德国人需要海军去封锁南亚协约国的补给通道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