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意大利政府会失去自己的领土,但是协约国政府同意意大利在海外建立流亡政府,而不会承认德国扶持的政府,并且协约国表示双方直接的界限应该以实际控制区为准,意大利现政府控制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和撒丁岛。而墨索里尼政府控制其他区域。
双方开出的条件如此之高。以至于彼此之间直接否决了对方的提案。而随后,双方开始逐个讨论每一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自然是战后意大利控制权的问题,这一方面占据优势的德国人寸土不让。德国代表强调,以同盟国陆军和意大利黑衫军已经占领了意大利7成的领土和几乎所有的海外殖民地。想要让自己退出那是不可能的,而且在德国空军的强势支援下,越过窄窄的墨西拿海峡攻占西西里岛也是轻而易举的,如果协约国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的话,那么双方大可以在战场上分个胜负,而不是在谈判桌上做梦了!
协约国在领土方面不与德国人做太多的争论,但是在意大利海军以及所掌控的军用物资问题上寸土不让。同时表示同盟国及其傀儡必须保证所有愿意离开意大利人的安全。既然无法掌控这个国家,那就就想办法掏空这个国家吧。这就是协约国最直接也是最实际的想法。而且在意大利政府和协约国的宣传下,不少南部的意大利人对于黑衫党的报复也是十分忌惮的,同时华夏和英国政府表示会在南洋和澳大利亚为远离祖国的意大利人提供各种帮助,英国人信誉如何,意大利民众不敢保证,但是对于和意大利有将近40年传统友谊的华夏可是存在十足的好感,尤其是意大利南部和造船工业有关系的地区。所以不少意大利人希望可以借着这个机会离开这个即将沦陷的国家。…
对于协约国这种明目张胆的人口和资金的掠夺,同盟国的反弹极大,而墨索里尼的代表甚至在谈判桌上叫嚣,这些叛国者的财产都要收归国有。而人员都要送到矿场和殖民地服刑!当然双方都自动无视了这个不知深浅的家伙的叫嚣,在一次次谈判和讨价还价中双方逐渐摸清了对方的意图。
德国人很快意识到了对方迟早会放弃意大利,不仅仅是现在的占领区。就连远离亚平宁半岛的撒丁岛会放弃,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几乎是双方观点最为接近的地方。当然,德国人也十分清楚的认识到想要留下意大利海军和所属的其它部队也几乎不可能。甚至于连不能搬走的工厂和港口在撤离之前都会被破坏掉。双方最终争论的焦点就是意大利普通民众是否可以携带财产离开意大利。
在未来德国的计划中,意大利就是一个附庸,一个能够为同盟国战争机器提供人力、产能以及炮灰的国家,他们不会获得战争红利而只是一个苦工。虽然德国和奥匈帝国拥有了比历史上大得多的领土,但是有一个问题无法回避的是,相对于协约国和华夏来说。同盟国的人力资源依然十分紧张。奥匈的人口不如法国,德国人口无法和美国相比。更不要说和华夏比了。而且和英法这些殖民大国相比,德国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广袤的殖民地。英法可以从殖民地抽调劳力。而同盟国很困难。至于俄国,则被德国设定为防御华夏进入欧洲的防波提,本来在1战中失去了大量人口的俄国用来自卫都已经捉襟见肘,自然无法提供太多的人口。
对于这个问题,协约国和华夏抓的也很紧,没有任何松口的迹象。而事实上,协约国和意大利海军也正在争分夺秒的将这个国家的精锐掏空。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黄金储备和各种设备已经运走,而更为宝贵的人力资源也正在顺着一条条公路和铁路向西西里岛和那不勒斯地区流动。互不相让之下,双方最终的解决办法就只能是从谈判桌上回到战场,用血与火来分个高低。
五国联合舰队抵达战场后,除了前两次大规模空袭之外,并没有再对某个目标组织起超过300架以上的大规模空袭,两次高强度空袭和零零星星的攻击已经让部分航空母舰的储备有些捉襟见肘,现在大家出门都是按照标准载弹量来携带,而历史上到了2战后期的太平洋战场上,美国航空母舰一般携带的航空弹药量是标准的2倍左右,甚至于为了减少重量,防空炮的弹药量都被限制。所以双方不可避免的进入了相持阶段。
感谢书友问路人的月票支持~~~。晚些时候还有一更~~~。最近侧位订阅有些悲催,求订阅求支持~~~。(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底牌尽出
表面上的宁静并不能说明什么,双方不约而同的放缓了节奏是为积蓄力量给予对手致命的一击。“战争就要结束了,一些藏着掖着的东西也该拿出来用用了,我们在研究这些东西,德国人肯定也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