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海权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75部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的装甲甲板上,装甲甲板能不能抗住也是值得商榷的事情左右的水平装甲只能保证挡住500kg级别的穿甲弹攻击。当对方攻击机带着800kg的穿甲弹实施高空水平轰炸或者大角度俯冲轰炸的时候完全有机会击穿装甲甲板,而继续增加厚度的话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前提是你需要把航空母舰造的很大。随着而来的就是建造难度、经费以及周期的恶性膨胀。从而导致性价比大减,而且作为穿越者的徐杰也十分清楚,就算你把装甲厚度增加到左右又能如何?能否挡住1吨的穿甲弹攻击还是个未知数。

除了水平攻击之外,带有火箭弹的飞机对航空母舰机库侧面的攻击同样无法忽视。想想一发重达700kg左右的12寸小提姆火箭弹呼啸着撕开脆弱的船体外壳然后一头扎进忙碌的机库,那个场景真是太精彩了,不敢想象啊。而历史上除了英国人的装甲航母在机库侧壁设置了一层装甲板之外,其它国家的机库侧面都是不设防的。而英国人的50mm到75mm的侧面装甲能否抗住火箭弹攻击也是一个未知数。总之,现实是残酷的。在这个科技超过历史一大截的位面,装甲航空母舰也要学会夹着尾巴做人,否则不知道哪天就被看你不爽的双发轰炸机扔下一发3000磅炸弹分分钟教你重新做人。当然在航空对局的时候,这么凶残的场景一般是不会发生的,毕竟大家都是单发飞机为主,但是要是碰上陆基飞机的话那可就没准了!看看历史上被神风撞成重伤,死几百号人还和大火战斗了好几个小时最终活下来的碉堡山。徐杰不得不对美国人的损管水平和运气点个赞!…

面对这个困境,华夏海军内部出现了激烈的讨论,有的人建议建造吨位更大防护更好的航空母舰,其中一个计划颇像历史上的信浓号航母。因为一开始就是正规航空母舰,所以虽然各方面性能和信浓差不多,但是吨位并没有历史上那么大。根据海军设计院的评估。不到6万吨就可以拿下来。防御性能甚至比信浓更好,为了防御炸弹的攻击,整个装甲甲板厚度高度左右,而且覆盖范围很大,装甲甲板尺寸为210米长30米宽。除了这层水平装甲之外,弹药库的上方,还有第二层水平装甲。厚度在80mm左右。也就是说在弹药库上部的主水平防御是,这基本上已经可以挡住绝大部分炸弹了。而升降机上预计也会布设75mm的装甲用来抵御500kg高爆弹或者半穿甲弹的攻击。

而为了防止磁引信鱼雷的攻击,这艘超级航母的船底也有50mm左右的装甲防护。而且在一些关键部位采用了三层船底。船底最厚的地方甚至达到了2。5米,装甲加上一定的纵深即使面对磁引信鱼雷都有一定的防御能力。海军部认为这样的防御等级完全可以抵御250公斤tnt炸药在船底的爆炸冲击。

虽然提出这个建议的一方同样承认这样的防御依然无法应对某些极限情况。但是同时支持者认为这艘战舰绝对可以对抗95%以上的可能的进攻,至少保证很难被击沉。而且超大的装甲甲板面积也保证在空袭下留下至少二分之一的飞机起降能力。毕竟这艘规划中的航空母舰长度为265米,宽43米。甲板前后只有不到50米的非装甲区域。要是对方真的打中了这个区域,那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而另外一方则认为这样的航空母舰造价太过高昂,在预算相同的情况下,建造超大型航空母舰的数量要远小于普通的三万吨级航空母舰,原本攒出5艘3万吨级航空母舰的资源,最后可能只能造出3艘。虽然超大型航空母舰每艘可以装载140架左右的飞机。但是总体载机量还是和3万吨级航空相差巨大,三艘超大型航空母舰最多只有430架飞机,而5艘三万吨级航空母舰至少可以有520架以上的飞机。(单层机库的埃塞克斯最多可以装110架以上的飞机,华夏的双层机库航空母舰没有理由装的比埃塞克斯少。而超大型航空母舰虽然吨位上去了,但是甲板面积增加的并不多,机库面积增加的也有限,所以140到150已经不少了。这个载机量还是参考中途岛的原始载机量,要知道,中途岛的防御可是茶几啊,而且中途岛甲板更大,足以弥补单层机库面积较小的问题。)

而且这只是纸面数据的差异,考虑到放飞能力的话双方攻击力的差距就更大了。3艘超大型航空母舰的甲板面积比普通3万吨级航空母舰大的并不多,虽然宽了将近7米左右,每排可以多放一架飞机,最大放飞量也不过比正常航母多了10架左右。一艘正常航母按50架计算的话,那么双方直接的放飞数量比为180架比250架!这攻击力差距实在有点大,再考虑到一艘航母上飞机太多带来的调度困难,这个数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