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海权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86部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妊笙�谋�蟮慕⒍幽兀扛�慰龅鹿�瞬换嶂苯咏�ビ《龋�蛭�窃な咀湃�嬲秸��鹿�说哪康木龆�苏秸�墓婺#�衷诨乖恫皇翘�频氖焙颍��杂⒌铝焦�耆�梢栽诤I虾推焦泊Γ�

至于说没能力吗,那就更显而易见了,英国人的舰队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增长速度上来说都无法和德国相比,就更别说和整个同盟国联合舰队抗衡了,德国公海舰队主力南下地中海,让整个同盟国海军抱成一团,而英国人显然不可能把全部舰队拉到印度,印度虽好,但是怎么可能比本土还重要呢?就现在的状况来看,英国人半数的舰队加上美国不到半数的舰队又如何能挡的住同盟国联合舰队的倾力一击呢?所以说。只要德国舰队只要不打到印度家门口,英美两国可是没打算直接去阿拉伯海找德国人的麻烦。

所以说看似慷慨的援助实际上只是一张空头支票而已,英国舰队不出动。美国舰队自然也没有必要单独出击,所以说美国人这次是没有下什么本钱。却已经得到了一个好的名声。不过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当华夏和英国人的询问美国在伊朗下一步的计划时,就预示着美国独善其身的好日子到头了!

派遣陆军进入伊朗可是和派遣海军进入印度有着天壤之别啊,后者只是应付和准备,而前者则是要和德国人真刀真枪的去干仗!于是乎罗斯福发现,这一次是自己盲目的往坑你跳,然后华夏和英国果断拿起铁锹开始填坑!看来在国家利益面前,无论是华夏还是协约国。大家的节操都是一样的低。既然华夏和英国都不愿意独自面对同盟国的兵锋,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再拉一个人下水,三个人一起阻挡同盟国进攻伊朗的脚步。

在两家的威逼利诱之下,罗斯福要是不作出一些表态的话就太说不过去了,而且从罗斯福个人的因素上来看,他还是一个可以顾全大局的人,在历史上当三巨头在雅尔塔会议讨论开辟西欧战线的时候,罗斯福就是站在了斯大林一边表示支持尽早实施霸王计划。所以为了防止因为华夏和英国之间矛盾而导致伊朗战略的彻底流产,美国还是必须要做一些事情的,毕竟这一次华夏好容易答应了派遣大量陆军参战。而这就意味着华夏最终和协约国钻进来一个战壕之中。就算为了让华夏彻底加入协约国,美国在伊朗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值得的。…

当然,美国人也不是见义勇为的好人。要出兵可以,但是总要有些好处吧?即使历史上美国人根据租借法案给予英国的帮助也绝对不是白给的。所以,这一次,美国直接询问英国报偿是什么。毕竟从表面上看,华夏和协约国在中东的一番动作都是为了帮助英国,华夏从英国人手中要过来半个伊朗的控制权,那么美国想要获得什么好处自然也只能找英国。

当然,直接在伊朗分一杯羹是不可能的了,华夏为了这杯羹可是要下大本钱的。更何况已经开始着手控制伊朗北部,美国想涉足怕是不可能。而要是接管南部的话则要下足够的本钱才行。虽然罗斯福已经决定让美军在伊朗参加陆战,但是终归没有下大本钱的决心。既然如此。那么在大陆上自然无法获得什么好处。所以美国人很自觉的要求英国在诸如经济贸易、部分海岛的权益以及军事设施的共享上给予一定的补偿。

经过一番扯皮和算计后,美国也终于被华夏和英国拉上了伊朗的战场。到了现在,华夏终于可以和英美两国好好讨论一下未来伊朗的战局了!

“首先,伊朗所有的沿海省份可以酌情放弃,这一点我们是同意的,但是这里有一个限度和时间的问题。华夏军队不可能同时面对西面和南面两个方向的敌人,所以美国和英国陆军必须在伊朗胡齐斯坦省的北部坚决的挡住同盟国的进攻,至少在我们击败当面之敌之前,贵方不能从洛雷斯坦省撤军。我们在伊朗西部将投入至少10万以上的陆军,还有大量的航空兵和其它部队。再加上随后通过里海航线源源不断赶到伊朗的部队,我们不仅有挡住对方的可能,甚至进攻伊拉克北部的石油重镇基尔库克也是有可能的。”到了动真格的时候了,徐杰绝对不会吝惜本钱!

“贵国完全不用担心撤退问题,即使最终我们无法守住伊朗北部地区,我们依然可以通过里海撤往中亚,进而进入华夏。如果北线面对的是德军的话,那么我想英国和美国陆军对付土耳其以及奥匈部队应该没问题吧?如果我们面对的是土耳其军队的话,最多2周时间我们就可以和伊朗军队一起击溃正面之敌。至少将有两个整编装甲师参加进攻战役。这是华夏给协约国的保证!”徐杰信誓旦旦的说道。这次可不是开玩笑,是要写进会议备忘录的!

“如果,伊朗政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