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5章 一莽到底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次日,奉天殿。 群臣一脸轻松,昨日的事他们都听说了,在他们看来,小皇帝这是承受不住谩骂了,才出此下策。 看似凶狠,实则只是唬人罢了。 这次的争斗终是他们赢了,从此之后,小皇帝也不会再提重开海洋贸易的事。 甚至有很大一部分人都觉得,之前太过软弱了,早就应该强硬一些才是。 好在现在也不晚,他们仍有机会。 李青将这些人的神情尽收眼底,只是撇了撇嘴,暗道:“小皇帝连最坏的结果都做好了,岂会轻易服软? 别以为过了几年舒坦日子,就能一直舒坦下去,真要按你们这么搞,用不了多少年,国库就穷得叮当响了。” 一刻钟后,朱祁镇踏进大殿。 今日的他没穿龙袍,只着明黄色常服,看起来轻松惬意,似乎全然忘了昨日的不愉快。 见状,群臣更是放心,在他们看来,这就是小皇帝逃避的一种表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谢皇上!”群臣起身,归班站好。 朱祁镇说:“王佐。” “臣在。”户部侍郎王佐强抑激动,拱手上前:“请皇上示下。” “即日起,由你担任户部尚书一职。”朱祁镇淡淡道,“莫要走前任的老路。” “臣遵旨。”王佐激动的下拜行礼,“臣定当不负皇上所托。” 朱祁镇微微颔首,“嗯,且回班吧。” “是。”王佐压抑着喜悦,回班站好,面庞通红。 朱祁镇又道:“王卺。” “臣在。”王卺上前。 “昨日朕让你办的事,怎么样了?”朱祁镇问。 王卺一怔,扭头和同僚对视了一眼,皆看到了不可思议。 小皇帝竟然还要搞? “嘭——!”朱祁镇一拍纸镇,“回话!” “臣…还在准备。”王卺硬着头皮说。 户部尚书刘中敷的例子就在眼前,他看可不敢在朝堂上硬顶。 “抓紧时间。”朱祁镇补充道,“王爱卿若觉得为难,朕可让你致仕还乡。” 王卺:“……” “能不能办?” “能…能办。”王卺苦着脸说。 没办法,先把官位保住再说。 都察院左都御史陈智出班,拱手道:“皇上可是仍要重开朝廷海洋贸易?” “什么叫仍要?朕何曾放弃了?”朱祁镇诧异。 陈智沉声道:“皇上三思。” “请皇上以民为本。”右都御史王文说。 “朕昨日就已说过,这是三思过后才做出的决定,诸卿莫要再劝。”朱祁镇不容置疑,“这件事,没有任何商量余地。” “皇上如此行径,只怕有损圣誉,有违为君之道。”兵部侍郎徐曦出班。 朱祁镇瞅了于谦一眼,于谦脸色讪讪。 在这种事面前,于谦确实管不住。 朱祁镇冷笑:“你在教朕做事?” “臣不敢。”徐曦不卑不亢,“皇上是九五之尊,臣岂敢教皇上如何行事,只是… 这天下需君臣共治,皇上执掌大宝不久,对国计民生还不熟悉,不知这里面的利害,为人臣者,有责任,有义务,为皇上详细阐述,皇上,这其中……” “好一副尖牙利嘴。”朱祁镇冷冷打断,“你且退下吧,其中利害朕已知晓,不需要你重复。” “皇上……” “闭嘴!”朱祁镇俊脸布满怒气,“就显着你了是吧?那你说说,是你英明,还是朕英明?” 徐曦讪讪道,“自然是皇上英明,但……” “既然你不如朕,那朕为何要听你的?”朱祁镇挥挥手,“退下。” 徐曦见小皇帝已是怒极,不敢再挑战他的底线,悻悻回班。 内阁陈山出班,“皇上英明,然,智人千虑必有一失,在这件事上,皇上确实有些欠思量。” 杨溥瞥了眼陈山,默然不语。 和于谦一样,在这种利益攸关的事情上,他也管不住人。 海洋贸易之大,足以令人发狂,那大把大把的银子跟捡似的,搁谁,也不愿意拱手相让。 “欠思量?”朱祁镇笑笑,“那朕就明说了吧,朕已和藩属国日本达成协议,贸易往来只能由双方官方对接,也就是说,这个生意即便朝廷不做,也轮不到民间。” “啊?” 群臣大惊,着实没料到小皇帝会来这么一手。 “皇上怎能如此?” “为何不能?”朱祁镇哼道,“这些年来,国库收入一年比一年少,相较宣德年间缩水几何,你们不清楚? 为何如此,你们不清楚?” 朱祁镇厉声道:“朕不想做绝,你们别逼着朕做绝,真当朕还是孩童不成? 有些事,非朕不能,实不愿也; 真要查起来,哼哼……”他指着群臣,冷笑道:“在场有一个算一个,又有几个是干净的?” 今儿,他是彻底摊牌了。 不摊牌不行,这些人都是和稀泥的好手,要是他的决心不够强烈,这项国策根本颁布不下去。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