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挠了挠头,问:“你觉得,需求会有多少?” “这个…”李青沉吟少顷,“养的多,赚的多,总之你绝不会赔钱。” 其实这个买卖,他有想过让朝廷来做,但多少有些掉价,且朝廷经营的话,恐地方官府利用职权谋利,欺压百姓。 毕竟这时代医疗条件落后,大型畜牧业很难搞,也搞不起来。 要是养殖场有了传染病,一死全死了,搞不好还会传染到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搞合作。 猪让百姓养,钱有主户出,双方一个出力,一个出钱,搞合资。 李青建议道:“你在金陵有头有脸,你亲自出面让官府帮着宣传,双方签订协议,你提供前期费用,均摊风险; 后期猪养成了,由你的人采购,售卖!” 李景隆点头,狐疑道,“多多益善?” “多多益善!”李青语气笃定。 “好,那就干。”李景隆信得过李青,“过了正月十五,我就让人去着手准备。” 李青笑着点头,“这绝对是个发财的买卖,到时候保证让你赚的盆满钵满。” “成,那我带着小朱,有钱大家一起赚。”李景隆嘴巴臭,但人还是很讲义气的。 朱允炆摇头苦笑:“眼下府上可拿不出太多钱,刚结清工人工钱,年后又要大采买,很多产业需要资金周转。” “什么?”李景隆惊诧,“朝廷欠的钱还没还吗?” “会还的。”李青接过话,“过了年我就去直隶要银子。” 李景隆夸张道:“不是吧?皇帝这也太抠了,我不信他连几十万两银子都拿不出来。” “确实抠。”李青对此怨气很大,“好了,不说这个了,明儿除夕过年,今儿喝一杯?” “好啊!”李景隆一点也不见外,“小朱,快去让人准备丰盛酒菜。” 朱允炆笑着答应。 … 一场酒喝到傍晚,尽欢方散。 李青许久没有体验这种家的感觉了,发自内心的欢喜、惬意,晚上睡的格外心安、香甜。 次日。 李青还沉浸在美梦中,就被小老头强制开机,给揪出了被窝。 “师父,大过年的,你就不能让我睡个踏实觉吗?” “少废话,做饭去。” 李青无奈,“府上不是有下人吗?” “他们没你的手艺好。”张邋遢说。 “……”李青不敢忤逆,大过年的他可不想挨揍。 和面、发面、剁饺子馅……李青距离星级大厨,只差一顶白帽子。 中午,师徒三人美美吃了一顿,朱允炆都感慨李青手艺,吊打御膳房。 李青严重怀疑他是在捧杀。 下午,李青又被张邋遢赶回了后厨,让他准备年夜饭。 我来是过年,不是来做厨子的啊……李青一边无声抗议,一边甩开膀子干活。 直到申时末,李青才腾出手,带着一篮子贡品去了栖霞山。 回来时,天已经快黑了。 今夜是除夕夜,李景隆没来,他有儿孙要陪。 燃鞭炮、放烟花,空气中弥漫着硝酸气味,洋溢着过年的欢快。 师徒三人吃着格外丰盛的菜肴,聊着有趣话题,一起守岁。 吃吃喝喝,说说笑笑,这个年过得格外舒心,师父还发了红包。 李青是笑着睡着的。 大年初一,下棋、练拳、读书、品茗……悠闲惬意。 大年初二,李景隆又来了。 多了个话痨,府上更热闹了。 接下来,这厮天天来,吵闹了些,但年味儿更足了。 快乐悠闲的时光过得很快,感觉还没怎么过,就到了元宵节,汤圆儿很好吃,却也宣告着这个年到了尾声。 又是新的一年,又要忙碌了。 正月十六。 李青出门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直隶要钱。 那是他的钱,不能不要。 他可没大方到,几十万两银子捐给朝廷地步。 让出力可以,让出钱就不行了。 那些钱要么是他立功赏的,要么是跟朱瞻基打赌赢的,要么是憨憨、百官给他送礼,虽然他没办事,但搭上了名声啊。 总之,都来之不易。 户部。 户部尚书的一再推诿,彻底惹毛了李青。 “我最后再问一次,你到底还不还?” “当然还啊。”有皇帝的明文,户部尚书哪敢说不还,“但眼下户部没钱,钱是一定会还的,不过要等以后有钱了。” “少废话,现在就还。”李青懒得听他啰嗦,“再不还钱,我可要摇人了。” 户部尚书眉头一皱,不悦道:“李钦差,你是钦差,本官已经给足了你面子,可你不要忘了,你只是一个七品的兵部都给事中,况且,你代表的是皇上,是朝廷,为何如此给一个富绅谋福利?” 李青气笑了,“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叫谋福利? 你也说了,本钦差代表的是皇上,借钱的是皇上,还钱的也是皇上,你却在这儿推三阻四, 往小了说,你这是懈怠政务,往大了说,你这是让皇上担负欠钱不还的恶名,你这是抗旨!”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